1905對話·彭于晏 | 新片拿下國際大獎,全靠狗? -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你有沒有想養(yǎng)狗?”見到彭于晏 時,他很熱情地和我們聊起電影《狗陣》幕后的各種故事。他自己也在影片殺青之后,收養(yǎng)了參與電影拍攝的3條狗狗演員。
一只是電影里陪伴著他的黑狗“麻繩”——小辛;另外兩只是電影里最后“麻繩”的孩子們。一切挺特別的緣分,畢竟在遇到小辛之前,對動物毛發(fā)過敏的他,一直愛狗卻沒機會養(yǎng)狗。
似乎從《狗陣》開始,彭于晏生活有了很多變化。他不再只是明星彭于晏,更多還是小區(qū)鄰居會遇見的“鏟屎官”彭于晏。狗狗給予了他生活很多不一樣的色彩。
在做客1905電影網(wǎng)《對話》欄目中,“改變”,是他頻繁提及的概念。
在遇到《狗陣》劇本時的當下,社會很多事情的發(fā)生,改變著他的世界觀,“你要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才可以有更多可能”。只是萬變不離其宗,“也可以說回到了最初拍戲的初衷和狀態(tài)。”
01.
彭于晏曾經(jīng)上過一次話題,關(guān)于談及自己兩年沒有真正拍戲。那陣子他想休息一下,給自己放個假,做一些其他事情,體驗不同的東西。
恰恰是那個時候,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改變,試著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以及看待世界的眼光。恰是這時候,他接到了《狗陣》的劇本。雖然導(dǎo)演是渴望合作已久的管虎導(dǎo)演,但是彭于晏看到要演一個在西北生活的人,驚訝的同時,也有過猶豫。
事實上,總制片人梁靜基于對彭于晏的過往認識,覺得他身上有一種不一樣的氣質(zhì),便向管虎導(dǎo)演推薦了他。管虎和彭于晏也僅在活動上見過面,聽到梁靜的提議,從對其大眾形象的認識上,倒吸一口氣,但還是準備見一面。
彭于晏第一次和管虎導(dǎo)演視頻時,不修邊幅的造型反而給導(dǎo)演不少驚喜,甚至感嘆,“好像也不是那么帥。”于是,兩人最終達成了這次合作。
我們試著把他的這段拍攝旅程定義為,“演員彭于晏的再出發(fā)”。
他聽完之后,少有的慢下來思考了一番,“可以說是再出發(fā),也可以是回到最初拍戲的那種初衷。”
《狗陣》的拍攝經(jīng)歷很特別,整個劇組置身于西北小鎮(zhèn), “手機訊號不好,沒有那么多網(wǎng)絡(luò),不用想著宣傳這些事情。” 每天醒來就工作,不行就繼續(xù)拍,“我覺得,《狗陣》對于演員,或者工作人員都是一個極具實驗性的挑戰(zhàn)。”
這部電影前期準備工作非常久,彭于晏每天都要學(xué)習(xí)摩托車技能,同時要跟著馴狗師,一直了解如何跟狗相處。《狗陣》劇組有上百只狗,還有動物園里涉及的老虎、狼等動物。這都需要他提前去熟悉,減少現(xiàn)場的失誤。
除了角色的自身技能以外,和以往一樣,彭于晏會為塑造這個角色,按部就班,為找尋支點做足準備——去西北地區(qū)體驗生活,看當?shù)厝耸侨绾紊畹模瑫懭宋镄鳎ダ斫膺@個角色為什么變得不愛說話。可到了現(xiàn)場,過去這些方法論,似乎在這里并不奏效。
當他在表演完之后問導(dǎo)演表現(xiàn)如何。結(jié)果管虎告訴他,“關(guān)注這個狗。”那時候的他,好像不再是焦點。
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很多時候?qū)а荻紩娜氖畻l,最后彭于晏心里甚至都已經(jīng)受不了,“趕快拍完了吧。”后來他突然意識到,可能這種反應(yīng)恰恰是導(dǎo)演管虎樂于看到的東西,“如果我是按人物小傳去想象,去想這個角色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這些了。因為內(nèi)心那種暴躁不是演出來的。”
彭于晏也沒想到原來這個電影的表演會有這種不確定的狀態(tài),甚至不是即興的東西,更多是一種人物本身下意識的瞬間,“后來想想,這些表現(xiàn)都是我之前在其他戲里沒有遇到過的,可能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電影時刻。”
或許那些時刻,對彭于晏也好,《狗陣》劇組也罷,正被電影之神所眷顧。
02.
導(dǎo)演管虎想拍《狗陣》的原因很簡單,希望能完成一部屬于初心的影片。
作為演員,彭于晏亦是如此。談及《狗陣》拍攝的種種,彭于晏總有很多說不盡的感受,他愿意和大家一點點剖析電影的每一幀,一切都很純粹,沒有任何目的。
毋庸置疑,過去的彭于晏身上,大眾很難忽略他身上自帶的明星光環(huán),反而忘了他作為演員最本質(zhì)的一面。這次《狗陣》宣傳過程中,罕見看到他會做太過娛樂化的宣傳,反而盡可能回歸電影本質(zhì),
似乎有瞬間,我們在彭于晏身上看到了當初《翻滾吧!
過程自然是艱苦的,但結(jié)果也是美好的。阿信這個角色也成為彭于晏早期備受認可的角色,在更多人眼里,他不再是只能演言情題材的小生。
因為《翻滾吧!阿信》海外銷售的宣傳,2011年,彭于晏第一次去戛納影展,但那時候并沒有太多其他工作,“我就在海邊沙灘秀了一下,就好像打卡一樣。”但又有哪個電影人不會被五月戛納的迷影氛圍打動呢,“那時候雖然不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帶作品再來戛納。”
2021年,電影《熱帶往事》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特別展映單元,但因為當時各種原因,大家都無法前往。今年,電影入圍了第77屆戛納電影節(jié)“一種關(guān)注”競賽單元,最終并拿下了最佳影片大獎。小辛也獲得戛納電影節(jié)為表彰動物特設(shè)的“狗狗棕櫚評審團大獎”。
從第一次去戛納,到《狗陣》載譽歸來,中間相隔13年,剛好是中國人眼里12年一個輪之后,新的開始,恰也點中了彭于晏的當下。
習(xí)慣了往日討論彭于晏的帥氣外表,或是線條分明的肌肉,大家總是會后知后覺發(fā)現(xiàn),原來他也過了40歲。只是現(xiàn)在的他反而會有更多慢下來的節(jié)奏,去重新看劇本,對各種角色有不一樣的認知。
比如《狗陣》。如果是之前遇見的,他也不一定能像現(xiàn)在這樣完成。
放緩生活之后,也會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這次去戛納,他也帶著
他和母親一樣,都是在戛納電影宮里第一次看完全片。
即便知曉完整劇情,但依舊在開場不久,彭于晏被電影感動到不行。雖然電影很多都是方言,也只是英文字幕,母親并不一定完全看懂,仍看得淚流滿面,“可能老人家電影看久了。”彭于晏不忘打趣到。
小辛也陪著他一起去了戛納,他也會調(diào)侃,一出道就拿獎,是“華狗之光”。
生活里有了小狗之后,也發(fā)生很多變化。但一開始,他對養(yǎng)狗甚至擔憂,害怕自己工作可能沒法好好照顧它們,但當下做了決定之后,后面會發(fā)生的事情就交給未來的吧。
現(xiàn)在的彭于晏也成了小區(qū)里知名的“狗奴”,“我早上跑步會帶著它們,它們活動量比較大,很多時候也會帶它們爬山,到處走。我現(xiàn)在覺得我生活完全不一樣了,也給家人帶來了不同的能量,因為有動物在,每個人的心情都不一樣。”
03.
雖然《狗陣》對于彭于晏而言是一次改變,但他似乎一直在求變的道路上。
《翻滾吧!阿信》之前,他拍了很多的偶像劇,但這個勵志,甚至是動作片找到他的時候,欣然接受了,“其實我有很多面,很多時候真的是導(dǎo)演們想要改變我,或者我想改變,都有可能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我。”
至于未來,彭于晏沒有計劃,但回頭再看,這一路是幸運的,“在這個時間,我總能碰到一些讓我比較有感覺的角色,我就可以做一些改變,當然這也是冒險,我就是喜歡冒險,想去試試看有沒有可能,當然只是結(jié)果是沒辦法預(yù)知的。”
從開始養(yǎng)狗之后,狗狗也影響著他的個性,“狗是一種很當下的動物,它們不會因為過去的形象或者過去的標簽去改變,總是很直接。我也希望更真實,更誠實去面對自己,或許就跟動物一樣,可以接受這一切。”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