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和電影要拉手!獨家專訪90歲表演藝術家游本昌 -
日前,表演藝術家游本昌來到中國國家話劇院觀看了話劇《蘇堤春曉》。接受《中國電影報道》專訪時,游本昌表達了“話劇跟電影要拉手,兩者相輔相成”的理念。
他雖然已經年過九旬,但是依然對表演和舞臺飽含深情,希望能將自己的這份熱情傳遞給年輕一代。
話劇《蘇堤春曉》聚焦北宋名士蘇東坡的一生際遇。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對話劇舞臺一直充滿熱忱。
他說,“我是不出去看戲的,多少年都不出去了,今天我能夠來,這就是我的態度,這就是我的熱情。因為這是我們的新生一代,我覺得至少我可以給他們一點鼓勵吧,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啊。”
在游本昌看來,新時代文藝工作應該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養料,彰顯文人風采,體現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對于話劇《蘇堤春曉》對蘇東坡的人物塑造,游本昌認為,“肯定是要抓他的韌性,抓他的正氣。我們現在要反映這樣的人物的話,一定要看到他對當代起的積極作用。這個我覺得我們黨的文藝政策,也是在不斷地豐富,不斷地完善的,發揚現代精神。”
游本昌在1956年中央實驗話劇院(現中國國家話劇院)成立之初就來到話劇院,如今已經68年了。在他83歲高齡時,還主演了話劇《最后之勝利——弘一法師》。
他感慨現在因為年紀和體力原因無法在舞臺上演話劇了,“所以88歲遇到了《繁花》,因為它可以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拍。舞臺上就不行了”。
在電視劇《繁花》中,游本昌飾演洞明世事、有格調有智慧的爺叔,雖然戲份不多,但貢獻了不少高光場面,贏得了不少觀眾的掌聲。
雖然游本昌目前還沒有完整看完這部作品,但他拍完之后就覺得《繁花》值得好好看,仔細觀賞。“我覺得這部作品干得值得,很值得。因為通過《繁花》里邊演員的表演,證明了正確的表演方法是確確實實有效的,是有魅力的,觀眾會非常喜歡的。”
從大公無私的活佛濟公,到運籌帷幄的上海爺叔,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角色,離不開游本昌對表演的深耕積累。
“我就喜歡表演。話劇是演好電影的基礎,沒有話劇的基礎,一般的來說還是缺一點東西的。但是電影、影視有它的優越性,消除了舞臺跟觀眾席的距離。觀眾能看到眼睛,我就是看到鏡頭里面能看到我的眼睛,我就感到太可貴了,我覺得很重要,能真正看到你的內在的功夫了。所以在這一點上,是AI不可替代的,所以真人的表演永遠是最可貴的。”游本昌說。
游本昌回想起1959年1月,中央實驗話劇院在頤和園的一次聚會,周總理和他們說,電影跟話劇要拉手。
“因為話劇演員經過演電影了再演話劇,他的影響力會很大,當時來講叫票房價值、大賣。電影演員通過舞臺的實現,能夠增強他的表演功底,所以話劇跟電影要拉手。”
《繁花》中胡歌、唐嫣等年輕演員的表現,讓游本昌感到十分欣慰。
“好啊,他們的前途未可限量”,游本昌說他們在《繁花》里結下了很好的友誼,“真是相互成就,相互的合作,真是美啊,真是幸福地很啊。又碰上這么個好的導演,懂行、懂電影、懂鏡頭、懂表演、懂演員,那簡直是太幸福了。”
作為一位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游本昌對待表演的熱情與真誠深深打動著后輩演員們。
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無悔于自身,無悔于藝術事業。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