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平,可不會給你拍什么“復仇爽片” -
周迅的熒幕經典作品除了“好多人啊”之外,《李米的猜想》里這段結尾的天橋獨白可謂是典中典。李米住在繁華的大都市里,沒有一刻不想念方文。
這部15年前上映的電影出自導演曹保平之手。15年后,曹保平和周迅再次聯手。開屏十分鐘,就被眾多網友稱贊是“國產年度最佳”。
眾所周知,曹保平是不會讓觀眾們看“復仇爽片”的,不管是《李米的猜想》、《狗十三》還是《烈日灼心》,每一部的節奏都帶有強烈的曹保平色彩。
這部也不例外。今天,扒姐就跟大家聊聊這部剛上映的新片《涉過憤怒的海》。
【1】
憋不住,以下內容輕微劇透。
漁民金隕石(黃渤 飾)為了供女兒金麗娜(周依然 飾)上學,整天在海上捕魚作業。金麗娜去到日本留學后,認識了同是留學生的男友李苗苗(張宥浩 飾)。
有一天,老金在海上接到前妻顧紅(閆妮 飾)的電話,小娜失蹤了。
見到女兒尸體的一瞬間,金隕石沒憋住吐了,她的身上一共有大大小小十七個刀口。奇怪的是,這十七個道口全部都不是致命傷,金隕石開始了他的“復仇”之旅。
毋庸置疑,李苗苗是第一嫌疑人,他是富商李烈(祖峰 飾)的兒子,金隕石從日本回到國內的第一時間就沖進了李烈家,但并未尋找到李苗苗的身影。
他開始跟蹤李烈,直到在機場,李烈接到了李苗苗的母親景嵐(周迅 飾)。
金隕石在失去女兒之后,魯莽、沖動、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地想要殺死李苗苗。
景嵐對兒子的保護欲也達到了高潮,想盡手段準備將兒子盡快送出國,找關系、托人辦事,趁亂讓兒子去往歐洲大陸,就此,兩方大人的勾心斗角正式開始了。
這便是為何,《涉過憤怒的海》要叫這個名字,越過重洋,越過階級,越過生死的邊界,只為給自己的女兒找出殺她的真兇。
在這部全員瘋批的電影里,以黃渤、周迅為首的兩個極致瘋批,在電影里給我們上演了數不清的對手戲。
你逃,我追;你追,我躲;你躲,我沖;你沖,我剛,兩個家長,如此往復。
《涉過憤怒的海》用犯罪懸疑的故事結構,絢爛的視覺呈現,內核講的卻是家庭倫理的悲劇。以留學生小娜的意外死亡,跟隨沾染鮮血與憤怒的鏡頭,將兩個家庭的過往層層剝離,揭露出人性的復雜與可悲。
【2】
但事實真的,如他們所演得這般“愛”之深嗎?
電影里,小娜的大部分鏡頭都是在和別人戀愛。她是個極度缺愛的人,甚至造成了她的討好型人格。
在語言班里,老師告訴她,喜歡和愛,是不一樣的。
占有的愛,是愛到甚至嫉妒鞋子,占有的愛,是愛到甘做他的酒瓶。
在她簡單的世界里,她感知不到愛。把所有的情緒蹂躪在一起,那個最復雜的時刻,對她而言才是愛。
在短暫的濫交世界里,她得到“愛”。在極端壓迫的控制里,她得到“愛”。
在戰勝自我情欲的黑夜里,她得到“愛”。在爸爸漁船的遠行聲中,她疏遠“愛”。
在媽媽離去的背影里,她疏遠“愛”。在一幕又一幕親情閃回的時間海里,她失去“愛”。
在十七個刀口被展現在父親面前時,她“得到”愛。
李苗苗和她一樣,從小父母離異,被父親的重組家庭嫌棄。
6歲時,因為奶奶病重,父母為了照顧老人,不能如期帶他去日本旅游,他在病房大鬧,拔掉了奶奶的氧氣管;年少時為了尋找存在感,他用鞭炮炸碎青蛙;妹妹出生后,在搶奪愛的過程里,和妹妹玩蹦床時的奮力一蹦,導致了妹妹終身的殘疾;甚至20多歲的他,還會選擇用恐嚇的方式來驚嚇后媽和妹妹。
有人說,他是天生的“壞種”。高智商,低共情能力,表演型人格,內心中有無數種使壞的辦法。他天生缺乏同理心,有著強烈的嫉妒心,他只愛他自己。但他在媽媽面前,太柔弱了,是個傻子。
他知道有人看他不爽,所以他選擇了以牙還牙的方式,直接當著人家的面,用鉗子掰斷自己的一顆牙。他的出身,使他得到了太多。但他,也從未得到愛。
電影里出現的每個人,人格上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缺陷,悲劇在于,這些有缺陷的人遇到了一起。親情的捆綁下,傷口在痂殼下漸漸化膿,愛情的掙扎中,弱點的暴露只會帶來無盡的墜落,他們不僅沒有得到治愈,反而在糾纏中走向深淵,最后一切無法挽回。
【3】
這部電影改編自老晃創作的同名小說《涉過憤怒的海》,在原本已經非常優秀的基礎上,曹保平改編得太牛了。
作為“灼心”系列的第三部,從后半段開始,整個電影的節奏就和前兩部一樣,反轉反轉再反轉。
相比起原著,曹保平在內核上給劇本做了很大的顛覆,使得它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復仇爽文”那樣簡單。和《烈日灼心》一樣,曹保平在看似即將縫合全片的時候,又用真正的真相將匕首狠狠插在觀眾心上。
兩個孩子,兩個結局,疊加在結尾處再顛覆全片的強反轉,使得觀眾不得不主動重新回溯整部電影的深層人性思考。所以扒姐要說,這部電影,真的很曹保平。
主人公看似是金隕石和景嵐,但整個片子中娜娜的影子始終環繞,就呈現出了在過度溺愛包容和拒絕交流散養的兩個離異家庭下,孩子內心世界的畸形成長。
這種悲劇反噬到父母身上,成為了一種洪水猛獸般的恐怖力量,撕裂了他們的父母。
這種現象的展示,使得觀眾再一次開始思考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就像當初的《狗十三》。
相比之下,《涉過憤怒的海》因為在對戲劇性的沖突打造上更加渴求,所以其實很多劇情,是沒有那么貼近日常的想象的。
但扒姐想啊,一部好的電影,能夠在某一個現象中引起共鳴或掀起軒然大波,這部電影始終就是有現實意義的。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