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人性底線,大逃殺王者回歸 -
十一年前,《饑餓游戲》正傳三部曲(共四部影片)紅遍全球,累計票房近30億,飾演女主角凱特尼斯的“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也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
雖然現在的大逃殺主題的劇影層出不窮,但放在當年,看一群年輕人在真人秀里互相廝殺,無疑是一件新鮮事。
在正傳中,唐納德·薩瑟蘭飾演的老年版斯諾總統不怒自威、心機深沉,是心狠手辣的統治者,一直致力于給女主角凱特尼斯使絆,最后無力阻擋反抗軍的革命熱潮。
《鳴鳥與蛇之歌》把時間線拉回到64年前,講述了少年斯諾(湯姆·布萊斯 飾)的黑化史。作為第十屆饑餓游戲的導師,他不得不與自己負責的貢品——來自十二區的少女露西(瑞秋·齊格勒 飾)成為命運共同體。斯諾擅長接受事實、觀察世事以及洞察人心,他很快便制定了作戰計劃:在鏡頭前表演,盡可能地利用輿論造勢。我們或許還記得在《饑餓游戲》正傳里,凱特尼斯和皮特假扮情侶得到都城人民的支持,真人秀的精髓從來都是“秀”。
斯諾親自去火車站接露西、給她送玫瑰花、與她牽著手在動物園籠子里亮相、給她送食物補給、鼓勵她對著鏡頭唱歌。吟游歌手出身的露西也深諳表演之法則,擅用歌聲抒發情緒、嘲諷規則。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絕佳拍檔,因而在吊橋效應下產生了一丟丟愛情的錯覺也非常自然。
另一方面,正傳三部曲對真人秀的反思、對革命的討論,在《鳴鳥與蛇之歌》中也無跡可尋。這或許是片方避免重復自我的策略,但也阻斷了文本向深處挖掘衍生的可能性。
因此,想要在電影里找尋《饑餓游戲》系列的批判性和游戲體驗,可能會失望。但若是對人物故事感興趣的觀眾,還是可以去看它,《鳴鳥與蛇之歌》在這方面它確實有些幽微的筆觸,讓人猝然被命運的伏筆打動。
老總統斯諾看到來自12區的叛逆少女凱特尼斯唱著《上吊樹》時,是否會想起年少時的愛人露西曾也為他低吟淺唱?
18歲的斯諾在迷霧重重的瘴氣森林里瘋狂射擊、對愛意毀尸滅跡時,大概也不會想到這顆遲來的子彈在若干年后直擊他的眉心。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