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的這條回應,確實打動到我了 -
開心,羊又淘到好電影來安利啦!
寶子們看過姚晨 主演的《送我上青云》咩?最近這部4年前的電影被人重新提起。
當時上映的時候豆瓣評分只有7.0且大眾評價普遍不高,結果這幾天突然被夸,姚晨都出來回應了
一部好幾年前口碑并不好的電影,為啥突然被夸?
羊忍不住去看了一下,只想說牛
被罵成狗屎的《送我上青云》
是近十年第一部女性主義電影
在口碑出現反轉之前,《送我上青云》的普遍評價可以用兩方面概括:女主沒有道德感,全片男性角色都是壞人。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一個拋掉底線的女性復仇爽文劇本?
但其實劇情很簡單。
電影講的是一個得了癌癥的女人“死掉”之前發生的故事。
對羊來說,《送我上青云》很像一部現代男女的眾生相。
姚晨在電影里演的是誰?
盛男盛男,不僅僅是戰勝男孩,也極其像是很多父母對獨生女的一種精神寄托——
因為沒有兒子,所以以兒子為某種參照物,希望女兒勝似兒子。
盛男被確診卵巢癌,第一反應是把癌癥與X生活掛鉤——
“我已經好多年沒有X生活了,怎么會得卵巢癌?”
這句話霎時間是不是有點耳熟?
沒錯,關于婦科病所引發的蕩婦羞辱的案例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羊之前寫過的宮頸糜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盛男在片中作為一個有主見有能力的事業女性,也很難不被大環境的氛圍影響,得了卵巢癌的第一反應是懷疑自己。
而得了卵巢癌的盛男能指望誰呢?
媽媽,矯情,做作,愛慕虛榮;爸爸,愛慕虛榮的同時還出軌女兒的高中同學。
作為新時代女性的盛男很討厭這樣的家庭配置,于是她決定自己治病。
盛男想治病,但盛男沒錢,花心又不靠譜的同事四毛給她推薦了一份工作——
給一個大老板的爸爸寫自傳,傭金30w,四毛抽20%。
盛男接了這個活兒,結果到了地方才發現,那個老板李總正好曾經是自己的采訪對象,又猥瑣又虛假還刻意放火去當救火英雄。
盛男很討厭他,但是無奈想活命,只能被動接受。
全片唯一沒什么槽點的李老,這樣評價自己的兒子
他英俊,有趣,學識豐富,盛男很喜歡他,所以對他提出了這種要求
誰想到,盛男去個洗手間的功夫,劉光明就跑了。
他害怕得病的盛男,是有賊心沒賊膽的典型。
更離譜的是,盛男后來還發現劉光明其實是李總的女婿。
因為家庭落差過大,劉光明在這個家庭里毫無地位和尊嚴,甚至被李總要求當眾背圓周率。
而盛男因為打擊過大且因為疾病原因,干脆破罐子破摔去找三觀不合的四毛求歡,享受手術前的最后一次身體歡愉。
而這段床戲其實是最震撼羊的片段。
盛男沒有拐彎抹角,直接拋出了自己的目的:我想和你上床。
這句話非常炸裂,因為它直接將女性變成了欲望主體,并且在做的過程中還將俯視視角由男變成了女。
最有趣的是,當完事兒之后四毛沉浸在良好的自我感覺中時,扭頭一看盛男正在diy…
這說明什么?
說明他真對自己的技術自信過頭,他并沒有自己想象中可以滿足盛男的本領。
這就是《送我上青云》,它講述了一個并不美好的故事——
一個生了病的女人以及她身邊的一群男人。
這個女人并不“完美”,因為她得了癌癥。
而這群男人則更讓人失望:沒素質的土大款,沒膽量的鳳凰男,自以為是想當上層人的男同事。
有人說影片對男性的描述過于壞了,但羊真的爽爆了!因為終于有一部電影不再沉迷于男性的成功學敘事了。
《送我上青云》是完完全全的“女本位”電影,它從女性視角出發,用自己的眼睛構建出身邊的世界。
她眼中的男人什么樣,電影里的男人就什么樣。
《送我上青云》的翻紅
代表著中國女性的進步
這種思想無疑是進步的。
為什么《送我上青云》在上映四年后翻紅并成為了很多女性心中的第一?
因為它拍出了女人,更拍出了“人”的困境。
《送我上青云》看似在通過鏡頭批評男性,可這種批判卻是帶著悲憫心的。
比如片中的男性們除了很快死亡的李老,其他人都著迷于“獲得成功”從而變成世俗意義中的“真正的男人”。
但與其他影片不一樣的是,男性的成功學敘事只是全片里很小的一個部分,導演的鏡頭大多是在敘述這些男性的日常生活。
導演滕叢叢在告訴觀眾,男人們想獲得成功,而不是他們如何獲得成功。
比如影片中的鳳凰男劉光明,他為了能得到老丈人李總的“鞠躬”,特意在鞋架旁貼上了自己的照片。
李總換鞋時對著他的照片不經意的低頭,是他在這個家庭中唯一有尊嚴的時刻。
這個鏡頭妙得很,就像《厭女》里說的:女人的價值由男人決定,但男人也同樣希望獲得男性集團的認同。
劉光明想成功,因為這個世界給了男性很多世俗成功的壓力,成功才是優秀男人的標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也不公平。
劉光明最后選擇了自殺,這其實也寓意著他對這種人的價值被嚴重扭曲的父權社會的對抗。
影片通過劉光明的懦弱、糾結、掙扎拍出了男人的痛苦,同時又以平視的視角直白地展現出女性的欲望。
這就是女性主義——
它關注社會里的每一個群體,因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更強者面前都是弱勢,大家都會在父權結構中變得渺小、卑微。
甚至連不討喜的四毛,也被賦予了“解釋”的機會。
而《送我上青云》的翻紅代表著大家對女性主義越來越了解。
想想被罵的《滿江紅》與《消失的她》,前者把女性當成男人成功的背景板,后者則把女性變得完全刻板化標簽化。
觀眾對這些爆款電影的批判在幾年前是很少見的。
比如很多年前的《我不是潘金蓮》以及《秋菊打官司》其實都描述了女性困境,但當時沒人去說這種描述依然帶著“俯視”性質的——
男導演只把女人當成了拍攝客體,卻沒拍出女人真正的內心所想。
但是,有人罵這兩部電影嗎?
沒有。
因為女性思想在最近兩年才得到較為廣泛的傳播。
2019年雖然距離現在只有四年,但那卻是一個30+女人被叫做“剩女”,“女漢子”被當成夸獎,有老公疼才是幸福婚姻的準則的年代。
2019年,有幾個人知道上野千鶴子呢?
而現在,大家已經不再被動接受這個社會給女性群體下的定義了。
比如前幾個月大火的《孤注一擲》,金晨的性感穿搭就被吐槽男凝味十足。
在很多影視劇中,女性的形象是否真實、客觀,成為了很多人評定一部劇是否過關的準則。
大家不想再看男人的成功、遺憾、落魄與新生了,大家也想看女人有什么樣的故事和情感。
于是,盡管《漫長的季節》再好看,也因對女性角色的忽視而不那么完美。
往往很多打著女性主義的片子都將這些變成了二元對立的關系,然后描摹成女性對抗全世界最后又戰勝全世界的可笑過程。
但女性主義可不是爽就完事。
《送我上青云》也許不是最好的女性作品,但絕對是近十年最具女性思維的作品,它拍的不是男性和女性的對立,而是每一個人的生存困境。
對于這部電影來說,劇情是否精彩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關鍵不在它拍了什么,而在于它拍出了兩個性別在父權結構下面臨的不同境況——
這是帶有悲憫性質的完全平等的視角。
而羊為什么覺得它的口碑反轉如此重要?
借用影評中的一句話說:當女性開始覺醒之時,也就是重見青云之日。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安利,更是共勉。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