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她,就知道現在的女性角色有多蠢 -
還有一周就要迎來十一假期了,這兩天陸續有朋友問我假期怎么安排。
秉承著搶不到票就老老實實在家、絕不往人多的地方湊的基本原則,我決定十一在家看電影,除了國慶檔的片子,我還要集中刷一波老片。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準備這么干,所以我準備在接下來時不時出一些關于電影的稿子,列個十一觀影清單。
我打算第一部重刷的片子是三十多年前的《秋天的童話》,感覺秋天看這一部也算應景。
和老套的青春疼痛文學電影動輒120分鐘的時長相比,《秋天的童話》簡直像個優等生,98分鐘把所有劇情、細節交代的明明白白。35年過去,我們逐漸忘記了眾多冗長的愛情片,卻一直記得這一部。
(電影截圖經常被情感博主拿來做配圖)
這部電影的編劇是羅啟銳,羅啟銳最著名的作品是《歲月神偷》,但他拿到的第一個編劇大獎是因為《秋天的童話》。
羅啟銳起初寫這個本子并非圍繞著一男一女展開,而是講一個吊兒郎當的30+男青年和落魄男留學生的故事,后來得知要把這個故事改編成劇本搬上大銀幕,把故事主角改成了吊兒郎當30+男青年和落魄女留學生,把主線從患難之交改成了沒有結局的愛情。
這部電影在當時爆紅成為年度票房第五,一方面是周潤發 因為拍了《英雄本色》,從“票房毒藥”變成了“票房靈丹”;另一方面,這個故事算得上新穎,35年前就在玩圈層差異愛情。
女主角雖然不是富小姐,但家里也是可以支付她出國留學費用的條件,她有一個長相清秀、家境優渥的男朋友在國外等著她,簡單來說就是那種很乖、人生軌跡按部就班在發展的女孩子。
男主角則是唐人街里的小混混,跟誰都認識,在哪兒都吃得開,然而出國這么多年連一口流利英文都講不了,住在破爛街區破爛單間里,沒錢沒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聰明卻沒有把聰明用在正地方。
男女主兩人因為有著山路十八彎一樣的親戚關系,所以女主角到了美國,是男主角開著一輛破車去接的,兩個人的關系也從這里開始,大概開了20倍速在發展。
這種愛情故事當然有一些“剛剛好”的timing。
女主角剛剛好遭到了背叛,富二代男友在國外有了新的約會對象,她變成了一個“舊人”;男主角剛剛好目睹了這一切,于是陪著女主角療傷,兩個人喝酒、坐馬車夜游紐約、走在海邊吹風、一起在紐約這個大都市艱難生活著;女主角剛剛好是一個乖巧不懂得如何應對種種問題,男主角剛剛好是一個在大染缸里長起來的人;女主角剛剛好可以填滿男主角的內心空虛寂寞;男主角剛剛好可以幫到女主角……
你當然可以說這個電影的故事有些俗套。
一方落魄了,另一方目睹全程并給予溫暖,兩個人互相舔舐傷口,越走越近。甚至男主角為了女主角,一度想要發憤圖強,單純為了“配得上”這三個字。
但,《秋天的童話》之所以能存名35年,一定不是因為俗套,關鍵是那一點“先前意識”。
比如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根本不知道男女主角叫什么,只記得男主角的代號是“船頭尺”,女主角的代號是“茶煲”。
“船頭尺”在粵語里有“借錢”的意思。男主角沒有正經工作,喜歡賭錢,經常借別人錢,也經常被人借錢。“茶煲”是英文單詞“trouble”的諧音,男主角一開始覺得女主角事多,是個大麻煩。
從兩個人的代號來看,都很邊緣,這也是這部電影成為經典愛情電影的一個原因,兩個人都落魄、融不進大時代的人,偶爾揮霍一把坐著馬車,一邊喝酒一邊吃炸雞,浸泡在浮夸的紐約夜景里,我都覺得:天,頂級浪漫。
因為浪漫對他們來說是奢侈,所以珍貴。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先前意識”,是它雖然叫童話,實則現實無比。
茶煲和船頭尺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茶煲沒有很富貴,可她伸伸手是可以夠到更好生活的,而船頭尺是低圈層中更低的那撥人。
船頭尺嘴上說要為了茶煲奮發向上,可他在看到茶煲和前男友重新有了聯系后,選擇不是我要拼出個人樣,去給你更好的生活,而是賭氣去喝酒打架,從這件事上去尋找可憐的成就感。不是說他這個人不好,而是在差環境中待久了,很難轉換思維去生活。
這一點很寫實了,其他影視劇里動不動就發誓要為了女主角從小混混變五好優等生的男主角,99%的概率是不存在的,還是那句話,不是說男主角不好,而是這種人是不太會走出舒適圈的,人總是習慣于墮落,遠離勤奮。所以寫出這種劇情的編劇呢,大概是都是溫室里的花朵,太瞧得起人性了。
而茶煲呢,在一個單身富太太家當保姆,由于富太太的女兒極其喜歡茶煲,便邀請茶煲住在家里,富太太也覺得OK,這樣她可以不用操心女兒,盡情約會。
電影里將茶煲描寫成因為看不透船頭尺、被船頭尺傷到了心,于是選擇住到富太太家里,但說句實話,兩個人也沒有正式在一起,連真正的曖昧都算不上,說船頭尺傷了茶煲,其實很挽尊。
我覺得兩個人雖然有過很多奢侈的浪漫,但都很清楚他們是不會有未來的,所以茶煲才會說:有一種男人呢,你很喜歡跟他在一起,但是要你嫁給他,你又不會。
所以茶煲選擇收拾行李從破舊街道搬到富太太家,坐的還是前男友的豪車。就……擱現在也許會被罵。
這一天是船頭尺的生日,茶煲把自己的表盤送給船頭尺,船頭尺則買了一個表帶送給茶煲,這種類似于麥琪的禮物的隱喻手法,表明兩個人最終是很難在一起的。
電影最后一幕,茶煲又遇到了船頭尺,我認為看似美好其實是在呼應片名里的“童話”一詞。童話,雖然夢幻卻很虛假。
我覺得這就是這部電影在“先前意識”上的最大體現,給我們拍了很多浪漫到不行的情節,有美麗的紐約秋天和夜景,但一早就表明了:看看就得了,這是童話。
為什么我們現在拍不好愛情電影?因為觀眾壓根不愿意相信,只看見導演和編劇不停講:你們來看看嘛!他們很真的呀!
簡稱,自嗨最好詮釋。
這樣一部浪漫真實的愛情電影竟然上映在35年前,那么35年后會有另一部像《秋天的童話》這樣的電影出現嗎?
我打出了一個大寫加粗72號字體的問號。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