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寶奇兵:命運轉盤》,隱藏在其中的真實歷史事件和人物 -
《奪寶奇兵:命運轉盤》在描述瓊斯最新的冒險故事中,包含了許多真實歷史元素,故事背景設定在1969年美國登月之際,見證了考古學家印第安納瓊斯與他的干女兒海倫娜·肖一起尋找古代文物阿基米德之盤的全新冒險。同時,他們還要面對瓊斯的老敵人,納粹于爾根·沃勒,沃勒想利用阿基米德之盤的力量改變一些歷史。
《命運轉盤》是哈里森·福特 最后一次扮演印第安納瓊斯,與整個《奪寶奇兵》系列電影一樣,該片深受古代歷史和神話傳說的影響。與此同時,《命運轉盤》還根據印第安納瓊斯大冒險的模板調整了歷史元素,以將其更好的融入到故事中。從古代文物和地點到重要的神話傳說,《奪寶奇兵:命運轉盤》利用這些歷史元素增加了瓊斯冒險的背景深度。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命運轉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他在真實歷史中確實是一位數學家和科學家。阿基米德出生于古希臘西西里的錫拉庫扎城,他對今天已演變為現代數學的學科,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阿基米德還是一位發明家和工程師,他設計了多種裝置用于保衛錫拉庫扎遭受羅馬大軍圍攻。
《命運轉盤》將阿基米德的歷史元素與獨特創意相結合,將他塑造為古代安提基希拉機械的創造者,在電影中稱為阿基米德之盤。電影設定阿基米德為時間旅行的創造者,他設計創造了阿基米德之盤,并促使印第安納瓊斯一行在未來通過這個裝置發現時間裂縫,穿越時空去幫他們解除古代錫拉庫扎遭受的圍攻。很顯然,這是對阿基米德元素的高度虛構,但這也體現了電影對阿基米德超越時代智慧的一種敬意。
安提基希拉
《命運轉盤》中真實的安提基希拉機械得名于希臘城市安提基希拉,它位于希臘半島和克里特島之間的島嶼上。安提基希拉機械是在古代安提基希拉殘骸中被發現的,該殘骸是一艘沉沒在島嶼海岸的羅馬戰艦。1900年,潛水員在海底找到了安提基希拉殘骸并取回了安提基希拉機械。
《奪寶奇兵:命運轉盤》將安提基希拉殘骸和機械的歷史作為故事的重要部分,并加入了一塊埋在殘骸中的蠟板,其中包含了阿基米德之盤另外一半的位置。印第安納瓊斯、海倫娜和他的朋友雷納爾多冒險前往安提基希拉殘骸的位置,以取回這塊蠟板。除了夸張的時間旅行元素之外,《命運轉盤》將殘骸的地點特征呈現得與真實歷史相當接近。
錫拉庫扎之圍
錫拉庫扎的圍攻是公元前213年至212年期間發生在西西里錫拉庫扎城的一次真實羅馬進攻事件。盡管羅馬帝國幾乎傾注了所有的軍事力量都對錫拉庫扎城發動了進攻,但錫拉庫扎市民抵御羅馬的攻擊長達數月之久。真實歷史上,發明家阿基米德也是保衛錫拉庫扎的關鍵人物,他設計了許多武器和戰術來抵御羅馬的進攻。
在《命運轉盤》中,阿基米德的圓盤帶來了一支不一樣的隊伍,古羅馬人誤以為這些飛機是龍。瓊斯他們的出現似乎真的嚇阻了圍攻的羅馬軍隊,錫拉庫扎在戰斗中取得了勝利,但對于錫拉庫扎的人民來說,最終的結果并不那么樂觀。在真實歷史中,錫拉庫扎最終被羅馬帝國占領,阿基米德被羅馬士兵殺害。
阿基米德之墓
阿基米德之墓在電影故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印第安納瓊斯和海倫娜發現了阿基米德的古老遺骸。在印第安納瓊斯發現從安提基希拉沉船中得到的蠟板藏有碑文后,他將蠟融化得到了位置指引,他們按照指引找到了阿基米德之墓的位置,并在墓中找到了阿基米德圓盤的另外一半。《命運轉盤》對古墓加入了《奪寶奇兵》風格的元素,現實中的阿基米德之墓要簡陋很多。
在現實生活中,據信阿基米德之墓位于西西里錫拉庫扎市。不過,和羅馬帝國的許多古代地點和人物一樣,其歷史真實性仍然存在爭議。當然,由于《命運轉盤》在歷史元素的加入有非常大的自由度,將阿基米德之墓打造成瓊斯的尋寶地點也很正常,情節上并不需要受到太多的約束。
圣槍
圣槍是猶太-基督教文物,據說它曾刺穿過耶穌的腋下。圣槍,也被稱為朗基努斯之槍,在《命運轉盤》的開場場景中出現,年輕的印第安納瓊斯和海倫娜的父親巴茲爾試圖在納粹的火車上奪回圣槍,但最后卻發現是個贗品。
尋找刺穿耶穌的圣槍比尋找圣杯本身更具挑戰性,雖然《命運轉盤》的開場場景并不是印第安納瓊斯第一次追求圣槍,或者說并非最后一次。為什么這么說呢?印第安納瓊斯和他的父親亨利·瓊斯在漫畫故事《印第安納瓊斯與命運之矛》中追尋圣槍,并在1945年找到了它。《圣戰奇兵》以追尋圣杯為中心,而《命運轉盤》的開場則巧妙的以圣槍相呼應,并且與另一個非電影版的印第安納瓊斯故事相連。
沃納·馮·布勞恩
德國天體物理學家沃納·馮·布勞恩是人類在1969年登月計劃中的關鍵人物。作為第三帝國的火箭科學家,馮·布勞恩是二戰結束時被美國政府在代號為“回形針行動”中招募的許多德國科學家之一。馮·布勞恩后來在為NASA開發技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技術最后還被用于登月,雖然他在《命運轉盤》中沒有直接出現,但通過反派尤爾根·沃勒的角色,可以說成為了這個人物的原型。
與真實的沃納·馮·布勞恩類似,沃勒也是一名在NASA工作的前納粹時期科學家,他在太空競賽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演員麥斯·米科爾森在扮演沃勒時明確表示借鑒了馮·布勞恩的影響。
當然,沃勒的時間旅行陰謀使這個角色走上了與布勞恩完全不同的道路。真實的馮·布勞恩在航天技術方面的貢獻,和他作為納粹的出身身份,至今都存在一些爭議。
不過,《奪寶奇兵》系列以并不嚴謹的方式敘述歷史,將真實歷史人物的故事引入到情節中,但也為真實人物虛構一些角色來回避事實,這種方式就像講述沃勒的故事一樣。
這就是《奪寶奇兵》系列貫穿歷史元素的常規做法,既能吸引觀眾對這些歷史元素的探究,又能恰如其分的回避一些容易引發爭議的東西,不能說這是電影的高明之處。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