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第二季發布正式預告 帝國岌岌可危 -
《基地》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6月28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道,阿西莫夫名作改編的科幻劇集《基地》第二季發布正式預告,新的戰事來臨,帝國岌岌可危,7月14日Apple TV+開播。
該劇2021年開播,李·佩斯、杰瑞德·哈里斯、盧洛·貝爾、勞拉·布林、泰倫斯·曼、利亞 哈維、阿爾弗雷德·伊諾奇、卡西安·比爾頓等主演,?魯伯特·桑德斯、安德魯·伯恩斯坦、艾利克斯·格雷夫斯等執導。
《基地》是經典科幻小說系列,美國作家以撒·阿西莫夫創作跨越49個年頭,一共10冊(包括別人續寫3冊),彼此間劇情獨立,卻又緊密關聯。基地系列通常也將處在同一架空宇宙的機器人系列和銀河帝國系列包括進來,總計起來整個大基地系列作品共有14冊長篇,和數不清的短篇小說,另外6冊由其他作家在他死后續寫。基地系列備受贊譽,1966年得過雨果獎史上最佳科幻小說系列。
《基地》原本是一系列8篇的短篇小說,在1942年5月到1950年1月期間發表于《驚奇雜志》。阿西莫夫在自傳中表示,《基地》是在他拜訪編輯約翰·坎貝爾的路上,天馬行空聯想自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之后與坎貝爾兩相討論下,整體概念遂而成形。
基地系列第一部《基地》包含4篇短篇小說,劇情各自獨立,單行本發行于1951年。其它4篇中篇小說兩兩相對,分別收錄在《基地與帝國》和《第二基地》,成為名聞遐邇的基地三部曲。1981年,基地三部曲早已是世所公認最重要的現代科幻作品,艾西莫夫終于被出版商說服續寫基地系列第四部《基地邊緣》。接下來他又寫了一部續集《基地與地球》,5年后發表兩部前傳《基地前奏》和《基地締造者》,在這幾年中,艾西莫夫將基地系列與其它系列相結合,將所有系列作品同置于一個基地宇宙架構下。
阿西莫夫和坎貝爾聯手為基地系列打造出一門全新的統計科學,稱之為“心理史學”,這門學問由書中數學家哈里·謝頓窮盡畢生之力創建,根據大規模的人類活動數據,預測未來走向,規模一旦小于一顆星球或是一座帝國,結果就會失準。謝頓運用此一科學,預見銀河帝國的殞落,整片銀河將因此進入長達三萬年的黑暗時期,直到第二帝國建立。
于是謝頓建立兩座基地,藉以縮減蠻荒時期,一座遠在邊陲,是藝術與科學的避風港,相對的另一座則在“群星的盡頭”。基地三部曲的主要焦點就在端點星上的基地。端點星上的學者為了搶在衰退期之前,保存人類物理科學的知識,努力編輯著一部全方位的《銀河百科全書》,對謝頓真正的意圖毫不知情(如果他們知道,就會產生無法控制的變數)。基地的位置也是刻意選定的,千年后就是第二帝國的首都(并非三萬年后的那個帝國)。
基地三部曲由9篇中短篇小說組成,集結成3冊單行本,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 早期的這些短篇小說,啟發自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阿西莫夫曾用“小小抄襲了愛德華·吉朋”來形容基地三部曲所受的影響)。
從許多方面來看,基地系列在科幻小說中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小說的焦點在于討論文明力量的興衰起落,引為借鏡。雖然不少科幻小說都有相似的意圖,像《一九八四》或《華氏451度》,都很典型的講述流行趨勢如何在社會上結實累果,再把自己打扮成摩登世界的道德寓言。基地系列則擴大觀察范圍,不再把重點放在社會變成什么樣子,更關心的是社會怎么改變,要如何適應。此外“心理史學”賦予劇情一個合理化的宿命觀,用以道德教化,在劇情里的突發事件皆避無可避,是建構堂皇大道的必然要素,而非失誤偏差。比方說,在“騾”現身前的基地已經緩緩步入寡頭政治與獨裁統治的境地,但是小說把這些都當作“謝頓計劃”必不可缺的一環,沒有在對錯之間大作文章。
小說也斟酌討論到個人主義,“謝頓計劃”代表的是一股無可憾動的社會作用,由遍布銀河的人類,數以兆億的心智所帶動,任何力量都莫與之爭,然而計劃本身卻仰賴深謀遠慮的個體(像是塞佛·哈定和侯伯·馬洛)因時制宜,領導大局。“騾”也是單一個體,具有超凡能力,預料之外的顛覆了基地,差點毀了“謝頓計劃”,第二基地設局布陣,彌補“騾亂”,倚靠的還是個體。哈里·謝頓希望自己的計劃能“將三萬年的黑暗洪荒時期,縮短為一千年”,奠基于群體趨勢的心理史學,無法準確預測個體的影響力,所以第二基地的真正作用其實是修補這道瑕疵。
基地后傳由2篇長篇小說組成,分別是《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 阿西莫夫沒有在《第二基地》成功為基地系列標下句點,第二帝國的建立是一則千年預言,小說僅用掉幾百年,基地三部曲完全沒有結束的跡象,所以出版社在幾十年后就向他施壓編寫續集。
三十年后的1982年,阿西莫夫終于讓步,動筆寫基地系列的第四部《基地邊緣》,之后就欲罷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又出版《基地與地球》,把所有零星末節統統系于一身,在最后的十幾頁里,開創出一番全新視野。結果不少(期待大結局的)書迷都認為這種結局相當失敗。阿西莫夫的遺孀珍妮特·阿西莫夫(表示,他對于《基地與地球》之后該怎么辦毫無頭緒,于是就動筆改寫前傳。
基地系列設定在阿西莫夫第一部長篇小說《蒼穹微石》的架空宇宙一萬年后。《蒼穹微石》是“銀河帝國系列”的基礎,有一天(動筆寫《基地邊緣》之前),阿西莫夫決定要將“基地/銀河帝國”與“機器人”合而為一,將三大系列置于同一宇宙,成為一個厚達14冊,總共150萬字的大基地系列,整個系列跨越的時間約有兩萬年之久。
基地前傳由1篇長篇小說和4篇短篇小說組成,分別是《基地前奏》《邁向基地》 ,基地前傳在基地系列中,故事年代最早,寫作順序卻是最晚,故事描述哈里·謝頓的一生,與發展心理史學的過程。基地前傳第一部《基地前奏》,開始于正在構筑心理史學的年輕謝頓,結局已是一年后,第二部《邁向基地》接續第一部,十年一章,講述謝頓失去所愛,帝國分崩離析,一切不幸的背后,如何孕育心理史學的成功,故事結尾謝頓也完成了“穹窿”的全像錄影。《邁向基地》也是阿西莫夫死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基地系列作品。
由英國廣播公司音效工作室推出的廣播劇《基地三部曲》于1973年首播,后于1977年和2002年重播,時長達八小時。
1998年,新線影業投入了150萬美元來開發《基地三部曲》的改編電影。但后來該公司又簽約了《魔戒電影三部曲》而放棄了前者。2008年7月29日,據報導,新線的聯合創始人鮑勃·夏爾和麥可·林恩已和華納兄弟公司簽約,將與他們創立的Unique Pictures來制作該三部曲。但哥倫比亞影業(索尼)于2009年1月15日成功競標到《基地》的電影改編權,并打算讓羅蘭·艾默瑞奇來執導和監制。麥可·維默被任命為聯合制片人。兩年后,片商聘請丹特·哈伯來改編這幾本書。該項目最終流產,直到HBO于2014年獲得了其版權。
2014年喬納森·諾蘭被HBO指派擔任《基地三部曲》改編電視劇的主創和制片人。2018年蘋果公司已獲得該作版權并開始計劃推出改編電視劇,由大衛·S·高耶與喬許·費德曼擔任主創。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