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再出精品國產家庭劇,3個“真”立住生活感,《熟年》值得 -
這是我目前為止看過最為真實的一部劇,沒有之一,
這劇在央視1套首播3集就直接拿下周榜收視冠軍,足以見得它的實力有多強勁。
大家都夸贊《熟年》拍的特別生活,說看這劇好像在看自己家的監控回放,
人們感嘆
可光憑演員“演”,還不足以拍出如此接地氣的電視劇。
《熟年》之所以生活感如此強烈,要多虧3個真。
一、人物真實,宋丹丹演技封神
宋丹丹和張國強在劇中飾演一對中年夫妻,兒子剛剛結婚,一家四口蝸居在60平米的老破小。
張國強飾演
如何體現出倪偉民的身份呢?
看脖子。
趙本山有句臺詞很經典: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為角色增肥后的張國強膀大腰圓,往這兒一坐,他就是倪偉民。
宋丹丹在劇中叫
每個社區似乎都能找到這么一個原型。
從基本的人物介紹不難看出,二琥家境普普通通,是兒子結婚都買不起房的存在。
所以夫妻倆能穿出去撐場面的衣服,不是別人給的,就是有錢親戚穿淘汰的。
婆婆生日當天,有錢弟媳安排的飯店人均消費500元,二琥就不干了,和倪偉民嚷嚷著吃虧,
因為她家4口人,最多,她寧愿在飯桌上看別人吃,也不樂意花這“冤枉錢”。
說完氣話,宋丹丹飆出了一句現實生活中常有,而影視劇不常有的詞兒:
“我中午少吃點兒,晚上這500塊標準,我一分錢都不能給糟踐咯!”
生日宴這一晚,大學教授弟弟無故放全家人鴿子,電話打不通,弟媳
所有人都能讀懂內情,表示理解,只有二琥瞪大眼驚訝,今天還在醫院看見二弟,怎么這么快就去海南了?
兒子給她提醒,二琥才尷尬的自找臺階,說自己可能看錯了。
這些細節所塑造出的二琥,根本沒有距離感,似乎她就是某個社區里活生生的例子,
而這種感覺隨著細節的堆疊,越往后看、越真實。
二琥想找婆婆商量把老房子騰出來給兒子住,
上門看老太太總得拎點兒什么吧,好么,她買了4根香蕉和2棵蛇果。禮節到了就行。
老太太不吃,她便拿起一棵自己啃,否則這水果又“可惜”了。
臨走之前,她還要把弟媳家的水果裝自己口袋,兜著走。
就這么一個動作,宋丹丹就將喜歡占蠅頭小利的這一人物屬性立住了。
更讓觀眾驚呼“絕”的是二琥和親家見面的“親熱勁兒”,她給觀眾帶來的生活感,是其余現代戲絕無僅有的。
老姐妹倆一見面,二琥便主動握起親家的手,
從進門到落座,二琥的那只主動的手就沒放開過,兩人看似親密無間,實則這是兒子結婚后第二次見面。
落座后第一句話,二琥便十分諂媚的關心親家身體狀況,
俗套嗎?
俗套,但禮節不能缺。
看到兒媳婦兒拎著親家的禮品后,二琥心里已經樂開花,但還需裝作不好意思,于是便有了這副表情。
接下來,二琥要演戲了,
因為兒子兒媳結婚時二琥兩口子并未登門造訪,反而是婚后親家來做客,所以她需要表達歉意:“倆人結婚也沒去看您,挺失禮的。”
這一段的演技達到巔峰,宋丹丹表演出了現實生活中的那種一眼假,話從嘴里說出來,還能讓人聽著客氣、熱情、帶有自責。
這種客套、俗氣、在現實生活中上演過無數次的場面,這在其他劇中都嫌拖節奏的表演,都用在了二琥這個角色身上。
宋丹丹飾演的吳二琥總能將觀眾從熒屏中拉回現實,但卻沒有一人會對這個角色產生抵觸、厭惡情緒。
畢竟,現實中的“二琥”太多了,正是生活中多年的精打細算才造就了吳二琥這個角色的人物性格。
而僅僅是人物真實還不足以托顯出《熟年》的精致,這劇在場景上的布置,同樣令人拍案叫絕。
二、場景真實,每一個犄角旮旯都透露著生活氣息
一般,影視劇中的普通家庭生活環境是什么樣的?
可能是這樣的;
這樣的;
或是這樣的;
而《熟年》吳二琥的家是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可以說,絕大部分影視劇中的家只追求一點——符合大眾審美,
而《熟年》卻將符合真實生活場景作為首選,同時做到了亂中有序。
不夸張的說,將吳二琥家的任何一幀截下來,你都可以在細節中看到生活的痕跡。
她家的鞋柜擺在樓道,衣服掛在門后,玄關柜上掛著遮陽傘、充著電的充電寶、便攜式掛稱、雜物籃里有噴霧酒精等出進門必備日用品。
為什么會有掛稱?
這是吳二琥出門買菜必帶的物品,以防商販缺斤少兩,這又呼應了二琥日常生活中的精打細算。
進門左走直達廚房,冰箱放在拐角處,牛奶盒擠放在冰箱上,同時承載小電驢的防風裝備的重量。
冰箱對面就是餐廳,餐邊柜上除了幾個廉價的瓶瓶罐罐,就是與吃飯相關的食品。
泡著枸杞的養生酒,燕麥片、暖瓶、茶葉、辣椒醬,吃飯時可以隨手拿到。
電飯鍋和微波爐被擺在一旁的立柜上,招財貓與飲水機作伴。
客廳與餐廳融為一體,這里的生活氣息更加濃烈。
“富貴有余”刺繡畫被當做寶貝掛起來,沙發被上下兩層毯子保護著,
書柜已經被用于儲藏“雜物”,有相框、有綠植、有酒瓶、有小家電包裝盒,墻上掛著父母輩們都愛用的山水畫掛歷。
電視背景墻除了一如既往的亂中有序,還有一個最最細節之處,
紅圈中的VCD機、光貓、無線路由器,老中青三代科技產品齊聚一堂,生活氣息就這么被不經意間營造了出來。
除了這些“固定演員”,各場景中的“機動工”更值得細品。
例如,張國強手里的水杯套會根據演員的衣著厚度增減;
喝酒用的酒杯,是00年代的產物;
吳二琥的化妝臺上,擺放著一瓶大寶SOD蜜,可能是倪偉民的護膚品。
靠床的墻邊拿膠帶粘著方塊布,避免墻粉蹭到被子上。
吳二琥等倪偉民回家吃飯,會拿防蚊罩護著飯菜。
“可氣”的是,二琥家吃飯根本不講究,平日里很少有三菜一湯,饅頭、稀飯、雞蛋、包子、面食是常態。
這些逼真到不能再逼真的場景,就是《熟年》足夠生活的調味劑,
它們不會張口告訴觀眾這很真實,反而是觀眾會在不經意間將電視劇與現實混為一體。
當做到人物、場景都真實的情況下,劇情是否貼近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3、劇情真實,照進現實
《熟年》是由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所以說這劇在娘胎里就已經有了真實兩字的基因。
還是從吳二琥一家人來舉例,餃子在她家從來不會演吃,而是會以包的形式為觀眾呈現,
從這個情節便可以看出主創人員的用心程度,餃子對于中國人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寄托情感,
餃子的核心意義不在于吃,而是在于它產生的過程,邊包餃子邊聊家常,這種情節才足夠生動,貼近生活。
除了包餃子,《熟年》中另一副生活常有而影視劇不常有的一幕,讓觀眾為之一喜。
這天,全家人在酒店用餐完畢后,兩兩走出包間,
第一對是春梅和婆婆,提醒婆婆別睡著,馬上就到家;
第二對是老大老二,兩人已經喝大,攙扶著對方聊旅游見聞;
第三對的兄弟倆意氣風發,隨便聊著;
第四對是
最后落單的吳二琥還在包廂內,只見她對服務員指手畫腳,張羅打包剩菜。
這一幕,被稱之為神來之筆,劇情真實度拉滿。
更能讓觀眾忘乎所以的,還得是吳二琥和兒媳婦的“婆媳大戰”。
二琥從小就失去雙親,獨生兒子倪俊作為她唯一有血脈的親人,二琥是愛不釋手,
而倪俊,也在母親的切身教育下成為了一個媽寶男,這也成為了吳劉二人的婆媳大戰的導火索。
劇中,倪俊媳婦
在她的計劃中,完婚后是要拼事業的,生娃必須等到買房后。
二琥可等不了這么久,于是給小夫妻二人許諾,只要兒媳婦懷孕,房子她買!
然而,二琥扭頭就和老伴撂下這么一句話:買房就是那么一說,她有本事先懷上!
為了促使兒媳盡早懷孕,二琥搞了不少小動作,
例如什么聞著助興的祖傳偏方,強硬沒收兒媳的化妝品,每日給兒媳大補,
但紅艷卻總給婆婆熱乎勁兒頭上澆冷水,表示自己不想懷孕。
不曾想,紅艷還真懷上了,不排除倪俊也在背后搞小動作。
懷孕成定局后,該輪二琥履行諾言了,
但小兩口無論看什么房,都會被二琥以各種理由推脫,直到聽說親家也要“入股”,二琥才妥協。
但萬萬沒想到,某次看房時,二琥為省錢租小三輪看房,因路途顛簸,紅艷不幸流產。
孩子生化后,二琥的態度立馬360度大逆轉:正在看的房子,不買了,除非再懷一胎。
她給出的理由是怕紅艷不孕不育,導致夫妻二人感情破裂,最終離婚后錢財兩空。
當紅艷再和婆婆提起買房的事兒,二琥卻振振有詞,說打算孩子上學前再提這事兒。
婆媳兩人的隔閡就這樣越積越深,直到二琥開始插手兒媳的工作。
婆婆幫買房這條路算是徹底堵死,劉紅艷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兼職多掙錢,于是回家越來越晚,倪俊受不了了。
看著兒子難受,兒媳懷孕愈發無望,二琥即刻出手。
她找上兒媳領導,大鬧公司,
二琥本是好心,結果把劉紅艷工作鬧沒了,也把兒媳鬧到了離家出走。
看著兒子倪俊整天如行尸走肉,二琥還是妥協了,她委曲求全找上兒媳說軟話,深刻反省,真誠道歉,
她說自己之前確實沒把劉紅艷當一家人看,此后一定改,絕不插手小兩口的生活,
二琥改了嗎,有改變,但不徹底。
二琥本就對劉紅艷不滿意,她不滿意紅艷的家境,不滿意紅艷的原生家庭,
她怕紅艷患肝癌的后爸去世后,親家會來投奔兒子兒媳。
所以在紅艷后爸去世后,二琥第一時間就給兒子吹耳旁風。
兒媳處理完后爸喪事回津北后,二琥第一時間堵住兒媳的嘴,生怕親家會投靠過來。
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數月后,親家變賣了老家房產,給女兒女婿在津北首付了一套房。
親家本以為替女婿家解決了頭等大事,沒想到二琥卻一反常態,斷定此事是個陰謀。
因為親家沒將兒子兒媳的名字寫在房本上,更因為兒子會和岳母共同生活的既定事實。
所以,二琥給兒子下了最后通牒:有我沒她,有她沒我。
婆媳大戰的情節就足以讓人揪心了,但倪家三子對于老太太的養老問題;
老太太的遺產分配問題;
老大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將老二老三拉扯大,二琥無怨無悔和老大將老二供成了大學教授,而老大最終卻是過得最拮據的,讓人百感交集。
更絕的是,二琥一手策劃的“真假保姆”橋段,倪偉民退休之后送外賣,這些劇情更將長子家的窘迫體現得淋漓盡致。
正是人物、場景、劇情的精準把控,成就了《熟年》這部劇,保證了這部劇不懸浮、接地氣。
有一條高贊評論是這么說的,開場十分鐘就讓人覺得舒服,臺詞點到即止,一個場景,三兩句話,幾個眼神,觀眾就像看了人物簡介似的明明白白。
這就是《熟年》的魅力,所以說,看這部劇是有“門檻”的,
你需要充足的社會閱歷,你可能會主動開慢速觀看,因為細節太多,
演員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甚至是背景中的道具都會是主導劇情走向的核心之一。
很慶幸,國產家庭劇會再出一部大精品,這是觀眾的福音,也是國產電視劇的幸事,《熟年》值得。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