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女愛一男,他演老年霸總,我真入不了戲 -
青年版偶像劇進入沒落時代,來一部撲一部。
創作進入瓶頸期,審美陷入疲勞,愛情的甜,高顏值的美,帶不動觀眾想磕糖的熱情。
青年市場帶不動,制片方向老年群體瞄準,推出老年版偶像劇——夕陽版浪漫愛情故事。
前后《我的前半生》,后有《我的后半生》,上一部火爆全網,這一部卻是另一個局面。
前半生是中年群體的故事,后半生當然就是老年的故事。
雖然不是續集,但兩部劇也不是毫無關系。
羅子君的親媽,陳俊生的丈母娘還在這部劇當丈母娘。
許娣 還是熟悉善解人意的丈母娘——
《我的后半生》聚焦老年群體的婚戀情況,突破傳統家庭劇,聚焦男性情感重建。
電視劇播出后,登頂全國收視榜,一眾熟人面孔,娛樂圈的實力派全來了。
一眾實力者坐鎮,演技方面,拉滿對劇的期待值。
不過,各方面來看,口碑受到重創,豆瓣評分才5.4分。
一群老年人談戀愛憑什么獲得這么高的收視?口碑又為何那么差?
現實題材,驚喜元劇風格。
本以為在社會話題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上進一步描摹真情實感,讓價值觀共鳴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沒想到老年版陷入偶像劇套路。
前妻剛走一年,
一個年紀輕輕的女人找一個年紀大的男人,貪圖點什么東西可想而知。
子女們都擔心護工沖沈卓然的退休養老金來。
護工前腳說是為了愛情,愿意照顧沈卓然,后腳直接不裝了,攤牌讓老頭說情安排兒子畢業后的工作,后面直接讓沈卓然把房產寫在自己兒子名下。
沈卓然兒子孫子都在,一個護工竟然上趕著同居沒多久就敢吹耳邊風,吹的還是大風。
得虧老爺子還沒戀愛腦到分不清里外的地步,最終因為得不到房子,關系作罷了。
沒了妻子的沈卓然,動不動就生病,剛靠新歡過一陣甜蜜日子。
失戀之后又郁悶不已,想找另一半的心思沒間斷,跟好友參加老年相親會,搗鼓著找老伴的事情。
第二段感情,沈卓然遇到年紀比自己大的女科學家,兩人對彼此的好感頗深,但因為女科學家因為癌癥復發而選擇不告而別,結束這段感情。
第工會主任喜歡沈卓然,熱情溫暖,幫他把里里外外都處理妥當,是一個居家的好女人,沈卓然的兒女們也喜歡她。
但是過于熱情和強勢,沈卓然受不了管束,沒有選擇繼續過日子。
第四段感情是沈卓然遇到一個酷似發妻的女人,心生好感而主動聯系,孩子們看到相似的臉龐也支持父親聯系。
除了以上幾個人之外,還有寶琴打算介紹的親閨蜜。
自從經歷房產差點落入外人手里的經歷,寶琴為女兒和孫子擔憂,生怕老爺子一個陷入愛河,稀里糊涂敗光家產。
于是寶琴與閨蜜商量好相親只為相互扶持到老,不對家產下手。
達成一致目標,正打算介紹兩人進一步發展,半路出了個女科學家。
為了得到沈卓然的歡心,寶琴的親閨蜜還精心打扮自己,希望得到沈卓然的關注,費盡心思。
多女圍繞一男,偶像劇里的配置都出來了。
盡管有護工選擇年紀大過自己的男人是為了親兒子未來打算的寫實部分,但整體是懸浮且脫離實際的。
發妻離世,沈卓然曾悲痛不已,葬禮上暈倒,為此陷入相思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然而沒過多久隨便護工回家。
情節、情感和人設的突然轉變,導致鋪設的前期部分變味,寫實部分逐漸懸浮。
情感轉變展現脫離現實的過渡過程。
不能接受妻子離去的悲痛直接轉入到帶人同居,愛妻人設下一秒崩塌。
女科學家圣母心,不愿意拖累他人,一個人在醫院苦相思,另一邊沈卓然因為聯系不上她情緒消沉。
刻畫靈魂伴侶的相思惹不得,試圖在生死離別面前展現刻骨銘心卻愛而不得,展現陷入情感痛苦的感傷,但肉眼可見偶像劇最經典橋段。
前兩段呈現男強女弱依靠陪伴,一個是表面上的相親相愛,一個是靈魂伴侶,各自有不同的偶像劇元素。
第三段是女強男弱,向來以自我為中心的老爺子,面對一個難以招架的女人,生活被管控。
第四段搞出“替身”戀情。
一個人長得像發妻的人出現,沈卓然動心了。
他一邊懷念發妻,一邊想要接觸聯系,開始新的戀情。
沈卓然的女兒兒子也同意了,盡管他們都認為替身對女方來說不太好,但還是讓沈卓然聯系看看。
流水賬一樣呈現沈卓然的婚戀情況,沒有真情實感描述實際,深入生活每個人在生活里的羈絆,反而過度呈現老到掉牙的流水故事。
單調乏味的陪伴,刻畫不出在一起時的幸福甜蜜生活。
沈卓然跟護士在一起,一起出去買菜,沈卓然親自做好吃的,兩人出門在外牽手,動作親昵等等。
這些片段拼湊的甜點,感受不到因為愛而付諸行動。
甚至還用送玫瑰,吃燭光晚餐等等浪漫方式展現老年人也有年輕人那些浪漫表達。
同時還讓兒媳婦羨慕兩老的方式展現老年戀愛的甜蜜瞬間。
只可惜,這樣的脫離實際的浪漫,觀看的時候完全沒有感受到相濡以沫的情感深度。
青年一代有青年一代的情感互動,外在的玫瑰和燭光晚餐放在青年版偶像劇具有代入感,是因為實際生活談戀愛的表達正是以這樣的方式表達愛。
但是老年人的顯然不一樣,不論是放在他們年輕時候的年代,還是現在的老年生活,對伴侶的愛的表達方式偏向內斂表達,具體體現在實際生活,而不是在外在儀式感。
過度美化老年戀情的浪漫,贅余的情節削弱現實敘事,導致偶像劇狗血顯得油膩辣眼。
年紀的差距令人無法接受兩個老年人真心在一起,后面爆出來沖著老爺子的房產以及退休來,更加對極力刻畫的老年戀感到不適。
沈卓然退休大學教授的身份多次被強調,而每段感情中的女性想跟沈卓然走到一起的原因,離不開其教授身份,還有房產跟退休金。
沈卓然還能調動社會資源幫助護士的兒子找工作。
突出沈卓然的身份,在介紹沈卓然的時候,多次強調沈卓然的社會身份和調動資源的能力,側面呈現女性的拜金,沖著錢而選擇在一起的失衡。
另一邊雖然刻畫沈卓然教授高知的身份,但是生活一堆毛病,不是嫌棄這就是嫌棄那,兒媳婦敷個面膜也要管。
允許自己跟年輕女友談戀愛,別人想美想年輕也要攔著,雙標態度讓一直強調大學教授的濾鏡破碎了。
退休生活不是談戀愛就是跟老友各種老年活動上忙活,家里的事一律壓在兒媳婦身上。
當得知女科學家聶老師的癌癥復發沒人照顧,沈卓然心疼不已,打算把人接到家里來照顧,單方面考慮卻完全忽略兒媳的感受。
家里的活都是兒媳一個人管 根本管不過來,家里來一個病人,無疑施加更大的壓力。
大學教授的身份和一個老古板自私自利的公公形象破壞好感。
愛情和親情的情感太淡,只有女性之間的幫助共鳴較深。
情敵聶老師生病,寶琴跟閨蜜幫忙送去醫院,在醫院陪伴,感同身受身為一個單身女人身邊沒有人幫助的孤苦無依。
話里話外跟行動都是對同為女人的同情,沒有任何敵意,換位思考而伸出援助之手。
工會主任多次幫助
沒有過多話語,細節間的幫忙卻處處體現女性之間的溫暖互助。
沈卓然的老年多段感情浮于表面,刻畫不出深情。
熟悉的夫妻情感淡了,老公在外面跟同事聊得火熱,妻子在家里當牛做馬,忙不上來的時候,親媽過來幫助。
做得越多,家里人越覺得理所當然,其余人只會吹毛求疵。
后來發現老公在外面與女同事關系親近,一群閨蜜出謀劃策,開始裝打扮自己,不再選擇困在家庭生活里,而是走出去,開始自己的新事業。
這些情節都太過熟悉了,家庭劇和職場劇常出現的故事套路,再看已無新鮮感。
酒瓶新裝勾不起沉浸式入劇觀看體驗。
不過,有人認為分低是年輕人共情不了老年人的生活狀態,收視率高是同年齡段的老年人看到貼近生活的老年婚戀生活。
不同年齡段的群體在劇中獲得的感受不同,因此出現收視和口碑不在一個向上高度。
貼近生活的題材,立足實際至關重要,激活市場新高熱度,仍需兼顧各群體需求,打造出老少皆宜的作品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