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不同!小S發文想姐姐,汪小菲帶妻逛紅螺寺,評論區吵翻了! -
大S的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不已。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大S離世后,身后鬧劇不斷,徐家和汪家一直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過,網友們留意的話,會發現最近幾天徐家和汪家消停了不少。他們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只是兩家呈現出來的狀態悲喜不同,讓網友在評論區吵翻了。
先來看看徐家。
2月17日,小S發文悼念姐姐,她寫道:好想你。與之搭配的是徐家三姐妹小時候的一張合影。
從合影中可以看到,那時候的徐家三姐妹的生活條件并不好,最小的小S臟兮兮地坐在沙發上胡玩,而一旁的大S用手撫摸著妹妹的頭,保護著妹妹。
不難看出,從小大S就疼愛小S這個妹妹。
事實證明,小S的人生得到了大S的保駕護航。
如果沒有大S,她進不了娛樂圈。
如果沒有大S,她主持不了《康熙來了》《小姐不熙娣》。
甚至大S還幫小S帶過一年孩子,因為小S一直想去日本,她為了不掃興,去了日本,最終不幸客死他鄉。
大S去世初期,臺媒報道稱小S天天以淚洗面。為了能給姐姐多做一些事情,她出錢包機讓大S的骨灰回到了臺灣。按照正常情況,包機的費用應該由大S的丈夫具俊曄出。
在大S骨灰回臺后,她原本想將姐姐的骨灰放在家中,一直和姐姐在一起,但因為鄰居的投訴和輿論的壓力,最終選擇了樹葬。
為了完成姐姐的遺愿,她在姐姐的頭七和元宵節請親友到家中小聚,大家吃水果,喝香檳,聊大S,按照大S生前設想的告別儀式走。
雖然,因為這么做,小S飽受爭議。作家陳嵐批評她鳩占鵲巢,很多網友吐槽她根本不尊重姐姐和姐姐的家人。
對于非議,小S沒有做回應。
她在網上三次發文悼念姐姐,第一次發了一個蝴蝶結發夾,第二次發文感謝大家用不同形式悼念大S,第三次便是這次發合影悼念。
不難看出,雖然大S已經去世15天了,小S依舊難以走出傷痛。
同樣難以走出傷痛的還有S媽。
大S離世后,S媽一到晚上就再也控制不住悲傷情緒。
她先是發文“把悲傷留給自己”,后又發文“心口缺了一個洞”。
甚至因為擔心汪小菲無法給予2個孩子完整的父愛,擔心馬筱梅沒有時間照顧2個孩子,S媽半夜發文要向汪小菲宣戰。
對于S媽的宣戰,汪家也給予了反擊。汪小菲在社交賬號上取關了S媽,連帶取關了小S和大S的閨蜜吳佩慈。張蘭連夜飛往日本東京,暗示網友她要調查大S的死因。
這兩天,S媽也不怎么鬧了,她更換了社交賬號的頭像,她在女兒追思會當天哭腫雙眼的照片也被曝光了。
當小S又想姐姐時,S媽的情緒也很低落。
有網友留言安慰她,讓她找律師幫忙,她卻認為對方在開玩笑。
至于具俊曄,根據臺媒的報道和大S好友的爆料可知,大S離世當天,他對大S深情一吻,做最后的告別。
大S火化后,具俊曄和骨灰寸步不離,即使辦大S的追思會,具俊曄也一直在大S骨灰身邊。
大S好友賈永婕透露,具俊曄狀態非常不好,目測因為悲傷,已經瘦了12斤。
徐家人一直沉浸在悲傷中,非常能理解,畢竟親人的離世是一生的潮濕,哪怕過了很多年,只要想起來,依然會忍不住淚流滿面。
再來看看汪家。
大S離世后,作為前夫的汪小菲也曾崩潰過。
他從泰國趕往臺灣時,在飛機上就哭紅了雙眼。
落地臺灣當天晚上,他在臺北的街頭淋雨,甚至還被路人拍到當街跪拜,令人十分動容。
后來他又在悼念大S的視頻下留言“老婆,我好想你”“死的應該是我”。
在包機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汪小菲的好友透露因為大S的突然離世,汪小菲崩潰了,下不了床,有輕生的想法。
對于汪小菲的崩潰,大家也能理解,畢竟他和大S曾經相愛10年,他們還有2個孩子。
然而,就在最近幾天,當S家人還在悲痛中,汪小菲卻因2個行為引發了爭議,為此網友們也吵翻了。
第一個行為是和馬筱梅過情人節。
2月14日,有網友偶遇了汪小菲和馬筱梅十指相扣,高高興興地去了一家人均消費2000元的高端餐廳過節。
第二個行為是逛紅螺寺。
有網友發布了在紅螺寺偶遇汪小菲和馬筱梅的畫面,因為紅螺寺是求子祈福的圣地,很多網友猜測他們是求子去了。
當然,也有可能他們只是單純的去祈福,為汪家祈福,也為大S和2個孩子祈福。
然而卻因為這2個行為,汪小菲深陷爭議。
有網友說汪小菲不裝了,之前在臺北的深情都是演的。
有網友說大S離世,汪小菲悲傷是真,如今和馬筱梅在一起快樂也是真。該網友還說汪小菲和大S離婚3年了,也再婚了,為什么就不能和現任老婆好好過日子呢?難道就要一直活在悲傷中嗎?甚至該網友質問其他網友為什么不質問S家人為什么疏于對大S的照顧?為什么選擇樹葬讓孩子以后都沒有一個可以去祭奠的地方?為什么非要揪著一個前夫不放?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評論區因此吵翻了。
作為關注到此事的一員,筆者想說的是,小S、具俊曄、S媽、汪小菲的悲傷都是真,但汪小菲現在的快樂也是真。
汪小菲和小S、具俊曄、S媽不一樣,他現在是馬筱梅的丈夫,他不能一直在悲傷的狀態里,否則對馬筱梅是極大的傷害,他要對現任妻子負起責任,而且他們還要好好照顧2個孩子。
至于對大S的感情,深埋心里就好。
不管是汪家和徐家,筆者想對他們說向前走,別回頭,生活還得繼續。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