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霸榜熱搜,還得是它 -
我們目前在游戲改編和漫畫改編上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如果真的可以仿照《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那樣搞出一套商業化操作模式,在小屏和大屏上實現產品聯動,進而把業界專業團隊拉進來一起參與,以1999年的《寶蓮燈》為參照,在此基礎上實現一次環產業鏈聯動跨界輻射,這將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作者 | 9527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11月9日,隨著《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第二季開播……它開始屠榜。
開播僅僅兩天,它在某站上的播放量突破2000萬,中配版突破600萬。
中英配兩個版本,霸占某站熱門番劇榜單一二名。
在某微上,《雙城之戰》相關話題連續上了好幾次熱搜,單話題閱讀量高達2.1億。
點開某書,玩游戲的和不玩游戲的都在討論這部動畫,大家在問:
“祖安老哥今何在?”
有人嗑CP、有人分析劇情、有人逐幀分析動畫。
現實中,一些城市的商城也搞起了相關活動。
根據 FlixPatrol 平臺統計,《雙城之戰》從開播首日開始就連續登頂奈飛 TV Shows 榜單。
可能是大家等待第二季等得有些太久了,畢竟第一季在2021年11月7日—11月20日(共9集)播出時,玩不玩的游戲的人都在贊嘆《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的華麗:
全球同步上線(奈飛)、國內某瓣評分高達9分、角色形象極具個性、性格飽滿。
第一季開播時,該動畫出品方拳頭游戲還特地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線下《馬拉松觀影會》,以回饋中國粉絲的熱情。該游戲中國娛樂內容負責人曾表示“《雙城之戰》是拳頭游戲打造“英雄聯盟ip宇宙”的序曲,也是其多元生態的新篇章。未來,拳頭游戲將圍繞其打造集音樂、游戲活動、周邊商品、展覽等于一體的娛樂ip矩陣和多元生態圈,后續內容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p>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一二季用精良畫面和多線故事揭開英雄聯盟宇宙的世界觀,簡單概括一下劇情,主要講的是在蒸汽朋克風格的皮爾特沃夫(皮城)和由化學品驅動的地下城祖安(不玩游戲的也多少知道“祖安”這個詞吧)之間,蔚和金克斯兩姐妹隨著命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很多人神捧《英雄聯盟:雙城之戰》,最主要的還是源自故事中所有人物的行為邏輯——
在潮流中,人隨著世界的改變而改變,人撼動不了世界發展的趨勢。這讓動畫中的所有人都必須在環境中做出選擇。
也就是說,它在很大程度上包括了一定的現實元素,所以讓人感到真實,做到了和“爽漫”劃清界限。
加上第一季開播時內地中文版配音陣容強大,萬茜、張杰、賀文瀟、羅云熙、范丞丞、季冠霖等一眾人物在幕后獻聲,陳奕迅演唱中文主題曲《孤勇者》……
三年之后,第二季開播,出品方拳頭游戲依舊誠懇地表示:
拍動漫,我們是認真的。
01
我們還需學習
其實我對《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略顯陌生,因為我不玩《英雄聯盟》,但我身邊很多朋友都玩這個游戲。前面說的“祖安”這個詞就出自國內游戲區“口吐蓮花”的妙處。
只是說到動畫或動漫,以及一二季播出前后的商業化運作,我發現我對國內動畫類似操作的最后印象,竟然還是1999年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與上海電視臺聯合出品的《寶蓮燈》。當年這部動畫同樣邀請了大批國內知名演員做幕后配音:
姜文、寧靜、徐帆、馬曉晴、陳佩斯、朱時茂、馬精武、朱旭、雷恪生、梁天、丁嘉麗、胡歌(僅一句)。
動畫主題曲演唱陣容也相當豪華:
《天地在我心》——演唱者劉歡、《愛就一個字》——演唱者張信哲、《想你的365天》——演唱者李玟。
當然,《寶蓮燈》作為一部動畫電影上映于1999年7月30日,先后獲得了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美術片獎和第9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美術片獎。
然后……
關于《寶蓮燈》的記憶逐漸模糊,只是偶爾看到別人在“講古”的時候依稀記得張信哲和李玟都出過同款MV,在1990年代末到千禧年后一二年,這部動畫片始終停留在當時一批觀眾的腦海中。
等再次對中國動畫感興趣,還要等到2010年代末的幾部優秀的國產動畫電影,以及2023年元旦某站上的《中國奇譚》。
在長達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里,中國動畫不是沒有作品,《藍貓三千問》《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后者更是幾次由小屏(電視)轉戰大屏(電影),主打一個合家歡。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分析過國產動畫在電視和電影上存在一個默契的界限:
小屏留給孩子,大屏留給成人。
且外國動畫片,尤其是美日動畫片的比重越來越少(電視),關于上美創造的很多經典作品,此前《四味毒叔》也曾單開一篇講過其國產動畫的發展歷史。可惜的是,國產動畫發展至今,像《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這種聯動線上線下進行商業操作的屈指可數,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走的低幼市場,輻射周邊產品很多,不過現在這個IP市場境遇好像也大不如前,一方面是市場(電影、電視臺)整體走低的客觀原因,一方面是觀眾迭代后的自然選擇。
此外,出品方或被動或主動忽略了商業周邊產品的文化延續價值。如漫改動畫、游戲改動畫,或動畫改漫畫、動畫改游戲等之間銜接反應慢,商業操作不成熟等,都是制約國產動畫延續生命力的因素。
即便在今天,我認定像追光動畫和某站系列原創動漫作品質量依舊拔尖,但其商業價值依舊無法最大化。
在這方面,美日兩國的動畫(漫)同行依舊走在世界前列。
02
我們還需閉嘴
暫時按下《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的話題,它屬于游戲改動畫的作品?;谌螨嫶蟮挠螒蚴鼙娙后w,出品方在動畫產品上精耕細作了數年,第一季和第二季相隔三年,依舊保持強大的市場熱度,憑借的主要還是二次元文化和游戲玩家LOL競賽等周邊元素相互輻射。
即便把鏡頭拉到四十年前,孩之寶公司就在我國改開的歷史大背景中率先拋出橄欖枝——
“我要借貴寶地放動畫片。”
孩之寶說。
“這是好事??!歡迎歡迎!”
彼時的央視說。
“但有個條件,放完動畫片我要放玩具廣告。”
孩之寶又說。
“這個?暫無先例,我們研究研究?!?/p>
央視說。
這不是央視的問題,而是當時大多數國人真的不知道“廣告”的深遠價值,以及“捆綁銷售”的概念。
不過當央視猶豫不決時,上海電視臺主動找到了孩之寶,說:
“拿我們這兒放吧,動畫片放,廣告也放?!?/p>
然后,70后和80后都在當年看完動畫片后眼饞隨后廣告中“遲遲卡卡擦”的大男主。
二十多年后,當年的動畫片拍成了真人電影,市場主流觀眾依然是懷揣童年夢想的“孩子們”,他們發誓這次要徹底擁抱男主。
這位男主叫擎天柱,讓上海電視臺在當年狂攬收視率的動畫片叫《變形金剛》。
反觀中國內地,我們談論一部動畫作品時,更多的還是討論其內容的可看性,片面理解它的文化屬性,甚至在《喜羊羊與灰太狼》最火的時候,也難逃“家長”舉報,斥其“暴力”“教壞小朋友”等,部分媒體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側重報道“某某孩子效仿動畫片情節對小伙伴施加傷害”等極個別案例。
比娛樂新聞更八卦的社會新聞工作者們,幾乎就差語音發送“這個事鬧大了……”
對國產文化作品缺乏寬容,似乎成了國人的共性。
如前兩天恢復更新的李子柒也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2015年憑短視頻出道的李子柒在外網火出了圈,在內網持續三年經歷各種挑剔——
漢服愛好者指責其穿搭不倫不類、三代貧農出身蔑稱其“勞作”不合流程、美妝博主講她不會化妝、評論仙人說她“只是玩噱頭”。
等她消失了之后,滿世界的人又開始互相埋怨:
“你就不能少說兩句嗎?”
同樣待遇的還有《黑神話:悟空》,經年測試無人問,一朝成名都碰瓷。
所以我一直覺得“文化輸出”是個偽命題,因為不存在“文化輸出”的土壤,首先消弭一些禁錮和禁忌,這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在“外人”贊譽我們自己產出的文化作品,如動畫、短視頻、書籍等時學會“閉嘴”,無論憑借什么內容獲得什么樣的贊美和什么樣的獎項,先持肯定態度。
這很重要。
說回國產動畫(漫),我們目前在游戲改編和漫畫改編上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如果真的可以仿照《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那樣搞出一套商業化操作模式,在小屏和大屏上實現產品聯動,進而把業界專業團隊拉進來一起參與,以1999年的《寶蓮燈》為參照,在此基礎上實現一次環產業鏈聯動跨界輻射,這將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03
我們還需團結
今年6月,《中國奇譚》宣布,其首部動畫電影《小怪物的夏天:從前有座浪浪山》定于2025年夏季登陸影院。
此舉可視為又一次IP動畫小屏轉大屏的嘗試,盡管今年整個電影市場都在告訴包括從業者在內的所有人:
再接再厲吧。
畢竟,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最后回到《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翻開它的商業版圖,不玩游戲的人也會驚嘆它的線上和線下積累:
美國拳頭游戲開發,中國內地某訊代理運營。全球電競中的大牌,聯動各賽區發展職業聯賽,目前成為一個電競體系。每年都在舉辦“英雄聯盟季中冠軍賽”“全球總決賽”和“全明星賽”,這三大世界級賽事讓《英雄聯盟》形成了自己的電競文化,每天,全世界超過八百萬玩家同時在線,現在已成為全球玩家數最大的電競游戲。
2020年,《英雄聯盟》官方公布周杰倫、王俊凱為其中國區代言人。
2021年—2024年,《英雄聯盟:雙城之戰》上線開播,在坐擁全球玩家的同時,能轉換多少觀眾?僅在中國市場,電競玩家中即可覆蓋代言人粉絲群體,游戲國服2011年開通至今十余年,輻射產業周邊又有多少商業空間?
以《雙城之戰》為例,玩游戲的和不玩游戲的,都認為衍生的動漫作品不止是一個“借殼”營銷的粗糙產物,僅第一季在制作過程中它使用了“三渲二”的動畫技術,超過7000個鏡頭,單場景部分手繪原畫數量超過10000張。開播后收獲數以億計的全球觀眾的喜愛,更有人稱其為動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拳頭游戲更充滿煽情地表示:
“它是獻給玩家的一封情書,他們十多年來對英雄聯盟的陪伴與熱愛,是我們創作的初心和動力?!?/p>
今天我們看到第二季再度沖上話題熱搜并霸榜時,也許可以暫時跳出單個行業的固有思維看待行業之外的世界,無論興趣點在不在游戲上,都要承認實現真正的“跨界合作”,不是簡單的“放一部影視劇或動畫,在咖啡店的傳單上印一個二維碼掃一下即可享受優惠”那么簡單。
跨界需要誠意,需要參與各方的誠意。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肯定不是應景之作,此時我已將目光投向正當火熱的國產游戲和其他影視化產品,我認為再度創造市場奇跡并非不可能,至少四十年前,同樣有一批電視人已經看到了商機,并領先全國帶動了一種IP,雖然它不是國人制造。
今天,我們也許還有可能借鑒成熟的經驗,創造自己的“英雄聯盟”。
前提是,大家很團結。
這才是首要克服的問題。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