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采兒大兒子Jasper演講引熱議,小兒子被當成女兒養?她怎么把娃教成這樣 -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第五季 》里陳小春 和應采兒的兒子Jasper嗎?
這張表情包很多人在用吧~~
當時在節目中,這枚軟萌的小孩哥特別乖巧懂事,他不僅自己情緒穩定,還會安慰其他孩子,圈了一大波粉~
2019年年底,陳小春在演唱會上高調宣布應采兒懷二胎時,Jasper暖心地給媽媽獻吻,當時的他,模樣還與大家記憶中的相差無幾。
近期,一段Jasper參與TEDx演講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討論,身著西裝的Jasper站在千人報告廳的講臺上演講,自信且大方,絲毫不怯場。
圖源:抖音@應采兒
Jasper用一口流利的英文,深情講述了參加《爸爸去哪兒》節目后的生活變化。盡管因身為“星二代”而聲名鵲起,但這個身份也給他帶來了不少壓力,讓他無法像普通孩子那樣無拘無束地享受童年。
然而,他逐漸將這些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正如Jasper自己所說:“我們身處自媒體時代,無處可逃……我們都是自己生活舞臺的主角,必須勇敢接受聚光燈的照耀。”
在這一刻,人們恍然發現,記憶中那個稚嫩可愛的“小小春”已悄然長大,變得成熟而有思想,成功蛻變為了擁有自己名字的“陳昊廷”。
他的演講,既幽默又風趣,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與獨到的見解,字里行間洋溢著自信的光芒,極具感染力。網友們觀看了他的演講視頻后,都紛紛表示為Jasper的出色表現所吸引。
媽媽應采兒也曾在社交平臺中分享過上海旅游推薦視頻,視頻中Jasper也全程用流利的英文進行介紹和訪問中外旅客,他還提到,自己現在就讀的是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不僅英文流利,Jasper現在還在學習法文,去國外參加了一段時間夏令營后,有“中國胃”的Jasper表示很想念中國菜,最想吃“費大廚”
平時也一直是枚暖心boy,媽媽做的肉醬面,即便不好吃也不會當面拆臺,還給媽媽點贊,情緒價值拉滿,讓應采兒很是開心!
還很會照顧弟弟HoHo~
兄弟倆感情融洽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應采兒的巧妙引導。HoHo出生時,Jasper曾好奇地向陳小春:“什么是‘嫉妒’?” 這讓陳小春一時之間頗為驚訝。
得知此事,應采兒不斷向Jasper傳達:家人對他的愛,永遠比HoHo多7年,因為他永遠比HoHo年長7歲,這份愛的時間長度是無法替代的!真是既智慧又貼心的回答
應采兒十分注重培養兒子的責任意識,她常對Jasper說,弟弟非常崇拜優秀的哥哥,因此哥哥更應成為好榜樣,同時擔當起家中男子漢的角色,悉心照顧好弟弟。
全家人對此也達成了高度默契,不斷給予Jasper正面的鼓勵和贊美,讓他深切感受到,即便成為了哥哥,來自家人的愛也絲毫沒有減少。在這樣的悉心引導下,兄弟倆之間的深厚感情自然水到渠成,難以不親密無間。
誠然,在物質條件上,普通家庭往往難以與明星家庭在提供教育資源和學習環境方面相媲美。然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差距,更多地體現在父母所能賦予孩子的精神內涵、豐富的閱歷視野以及開放多元的思維方式等方面。
在這些方面,應采兒展現出了許多獨特的育兒理念。
《爸爸去哪兒》節目出發前的采訪中,當其他媽媽正忙著與孩子不舍道別并細細囑咐時,應采兒卻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警告”節目組:“萬一遇到什么緊急情況,記得先把攝影機放下,第一時間去救我兒子,聽明白了嗎?”
事實上,這一番話后來確實得到了印證——當Jasper不慎摔倒時,攝像師的反應極為迅速,立刻上前查看情況。
應采兒性格率性爽朗,而她對兒子們的教育態度,也很灑脫,該夸的時候夸,該懟的時候也毫不心軟!
在媽媽這種如同朋友般獨特而親密的“陪伴”方式下,Jasper逐漸塑造出了堅強的內心和高超的情商。
應采兒還表示,如果Jasper不愿意參加一些大人的飯局,她會尊重他的選擇,“因為我覺得他已經不小了,有時候跟大人出來吃,他可能覺得很無聊,這個我就比較尊重他。”
眾多網友對應采兒的觀點表達了高度的贊同,他們認為這樣尊重孩子想法的母親確實非常值得稱贊。不少網友還深情地回憶起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歷……
會換位思考的家長,更能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與感受,他們能夠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有愛的成長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獨立、有愛心和責任感,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應采兒有多尊重孩子呢,HoHo喜歡留長發,應采兒就支持兒子,因此還常常被一些網友說,夫妻倆缺乏性別意識,把男孩當女孩養。
還有人覺得男孩子一頭長發“有點不妥“。
應采兒霸氣地回應道,在她看來,留長發僅僅是孩子個人喜好的選擇,與性別無關。如果孩子喜歡,那就放手讓他們去嘗試。
她強調,留長發的男孩子依然是正常的男孩子,不應因此受到偏見。
應采兒認為,孩子們對世界充滿好奇,想要嘗試不同的風格,這又有何妨呢?讓他們自由探索,勇敢表達,才是成長的真諦。
應采兒的育兒觀,隔段時間就能被大家熱議開來,也難怪應采兒也曾說,自己的代表作是家庭。
應采兒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何為“媽圈頂流”,證明了在愛與智慧的澆灌下,每個家庭都能綻放出獨特的光彩。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特的種子,擁有不同的生長節奏和所需的陽光雨露,唯有精準地識別并滿足他們的需求,才能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鋪設最堅實的基石。
希望我們每個家長,無論是汲取他人的優秀育兒方式,還是自己摸索前行,在教育的征途中不斷探索與實踐,都能用心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為他們鋪設一條充滿愛與智慧的成長之路。在這條路上,我們不僅是孩子的父母,更是他們最堅實的后盾和最親密的伙伴。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