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又?jǐn)偵鲜聝海@次惹到老百姓了 -
一個內(nèi)娛最近流行的潮流:明星扮演普通人大翻車。
為了表現(xiàn)自己對普通人的生活是多么地了解、體察入微,明星們紛紛開始表現(xiàn)自己的見解:
諸如楊冪 的:不能穿大牌,要穿A貨和拼多多;美甲不能太精致,要留一點殘缺。
還有張睿的:工人去人才市場面試,要穿軍大衣,嘴里啃饃......
面對明星費盡心思才扮演出來的普通人形象,網(wǎng)友們非但沒有產(chǎn)生共鳴,反倒隔著屏幕感覺被冒犯了——
這不是表演普通人,這是當(dāng)面嘲諷普通人的窮酸。
哪有什么體驗生活,這群人不過是以了解普通人生活的名義去丑化普通人罷了。
明星扮演普通人大翻車,最新翻車的是楊冪。
楊冪主演的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最近宣發(fā),突出點是夸楊冪是如何“細(xì)節(jié)控”,去扮演一名“經(jīng)濟狀況不佳但追求精致生活”微商女的:
為了增加真實感,楊冪定妝的時候主動提出要增加美甲的細(xì)節(jié),表示美甲要有“殘缺”,要有下面長出來的部分;
服裝專門了拼夕夕包郵款,宣發(fā)視頻中也專門打了“大牌A貨”的字樣,還有“衣服看起來很性感,但其實它的質(zhì)量并不好”的說明。
電影制作組的本意是想宣傳楊冪深刻的角色理解,還有她的敬業(yè)精神,沒成想網(wǎng)友根本不買這個賬。
費勁地制造美甲殘缺,特意穿大牌A貨,觀眾被明星們這種“刻意”和“努力”勁兒冒犯到了:我們每天過的普通生活,原來還需要費這么大勁兒才能做到。
不得不感慨,明星和普通人之間,是真的有壁。
但經(jīng)過幾年大風(fēng)大浪,什么驚人的薪酬沒見過,208也看了幾年了。觀眾對“有壁”這回事兒也心知肚明,并沒有對明星們熟知普通人的生活抱有多大期望。
觀眾其實真正不滿的,是明星們打著“走進普通人”的旗號宣傳,卻并未真正嘗試共情普通人的處境。
費盡心思演出來的,不是普通人的真實狀態(tài),而是屬于他們自己的臆想,充滿了對普通人的刻板印象。
就如視頻里殘缺的美甲、拼夕夕的服裝,再搭配上楊冪那句“在生活的擠壓下,還努力的活著”,難免有將“美甲和拼夕夕”對標(biāo)“窮酸”的嫌疑。
一大波觀眾顯然被內(nèi)涵了:做了美甲就是普通人,就是“窮酸”嗎?穿拼夕夕就代表著經(jīng)濟不好嗎?微商人就要“接受生活的擠壓”嗎?
也有人指出將“美甲”和“拼夕夕”等同于“窮”的邏輯非常奇怪:
宣發(fā)視頻里并沒有提到“窮”這個字眼,但是“有瑕疵、偽精致就是普通”這樣的刻板印象,卻更加直接地懟到了屏幕后的觀眾面前。
“咱這招漆工嗎?”
“恁逮不逮?”(你吃不吃?)
“俺是丹東銀,俺今年四十歲。”
《無限超越班》也接上了這個翻車潮流,專門在節(jié)目里設(shè)置了讓藝人“體驗生活”的情景任務(wù)。
上面三句就是張睿去當(dāng)?shù)厝瞬攀袌鲶w驗生活的時候,以“四十歲東北漆工”的身份對面試官說的話。
為了讓這個身份顯的更接地氣、更“工人”化,他是以這樣的造型走進人才市場的:
穿一身綠色軍大衣,戴一頂具有年代感的短帽檐針織帽,手提一個巨大黑色行李箱,拎著一兜塑料袋裝的面包,一邊啃一邊走,四處張望。在整個人才市場里顯得格格不入。
找到一家公司后,坐下來先和面試官套近乎“恁逮不逮”,用的是故意捏出來的東北方言腔。
全程面包捏在手里,一邊吃一邊聊,和面試官說話的時候嘴里也在嚼東西。
不難看出,他不是在觀察工人,也不是體驗工人的求職情況,而是極力扮演著自己心中對“四十歲工人”的想象:
穿著土氣、說話帶口音、舉止隨意不講究。一副“上世紀(jì)80年代農(nóng)民工”的形象建構(gòu)。
這種外在特征的模仿暴露了他對普通人生活的無知,似乎大齡工人就該是窘迫、不講究、不體面的,刻板印象溢出了屏幕。
外在的模仿已經(jīng)弄巧成拙,更不必說對普通人內(nèi)在心理和生活狀態(tài)的洞察。
現(xiàn)實中,普通人或多或少地有職業(yè)焦慮、經(jīng)濟掙扎、家庭壓力。面對面試官,不僅是面對一個溝通交流的對象,更多的是面對一個手握自己求職機會的人。
葉童在觀察人才市場的時候就說:這里“每個人都不夠放松,好像有很大的擔(dān)子壓在他的脖子上的感覺”。
但是張睿交流的過程中全然不見緊張,而是這樣一種“調(diào)笑”的姿態(tài):
坐在鏡頭后面觀察的曾志偉看不下去,批評他說:“你沒有把身份壓下來,求職的時候你敢在她面前做這些事情嗎?”
看著機靈,實則是一種無所謂的傲慢。
同樣傲慢的還有許君聰。
他模仿一個求職的汽車模特,畫了一個精致的濃妝之后,瞬間就進入身份,不分東南西北了。
面試者要求他填一個表格,寫上基本資料,他說:
“這沒什么好填的,就寫一個字就行了,帥!”
面試者問他:“有沒有相關(guān)的模特工作經(jīng)驗?”
他回答:“沒有,但是因為我?guī)洠瑤浀忠磺校 ?/p>
在許君聰看來,模特就是“帥就行",不需要資歷、經(jīng)驗,不需要面試技巧,甚至不需要在面試官前保持基本的尊重。
他對面試的這種狂妄自信和游玩姿態(tài),讓屏幕前的每一位求職者都破防了。
普通人面試前連肝幾頁word、狂背寶潔八大問的努力,還有面試時斟酌著如何“最大程度又不過火的宣傳自己”的那份小心,都在許君聰這相當(dāng)傲慢的回答中碎了一地。
而面試完的許君聰,可能從頭到尾都不知道真正的汽車模特是什么樣的。
他只是完成了自己心中“汽車模特”的扮演,用一種充滿優(yōu)越感的方式,詮釋了自己的無知。
明星們扮演普通人翻車,歸根結(jié)底,是沒有謙卑之心。
扮演普通人的邏輯本該是:承認(rèn)自己對普通人生活的
但是明星們省掉了“承認(rèn)未知”這一步,而是以自己的臆想為先。以上張睿、許君聰種種,都充斥著“不食人間煙火”的優(yōu)越感。
凡優(yōu)越感一生,人必愚蠢不自知。
就像紀(jì)凌塵在節(jié)目中扮演孔武,他直言:
“我覺得我還蠻像孔武的,大大咧咧的。”
郝蕾說孔武并沒有大大咧咧,紀(jì)凌塵又說:“那以前的時候,他以前的時候是一個農(nóng)民,耕地的。”
孔武是《金枝欲孽》里的角色,從一個小官差、侍衛(wèi),一路升到紫禁城東華門、神武門的護軍,還贏得了宮里最聰明的兩個女人的賞識和喜歡。
一個草根角色能做到這個地步,必得有足夠的野心和自知之明,既要算計利益,也要把控時局。
紀(jì)凌塵無知無覺的這番話說出口,一是表現(xiàn)自己根本沒做功課、沒讀劇本,二是釋放了自己對“農(nóng)民=大大咧咧”的刻板印象。
毫無邏輯又傲慢無知,成了屏幕上的一個笑話。
網(wǎng)友們笑話的還有李菲兒。
李菲兒和一車子明星在車?yán)锟船F(xiàn)實中的保安是如何日常工作、維持人流秩序的。他們觀察到保安的軍裝褲側(cè)兜放著塞著一個粉色的保溫杯。
郝蕾說,通過這個保溫杯和戴的墨鏡,你能看出他對生活是有一定追求的。
李菲兒緊接著說,“他很熱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很快樂。”
戴墨鏡可能是工作需要,帶水杯大概率是方便工作的時候喝水。但在李菲兒的心里,這些工作時候的方便之舉,都被加上了一層熱愛生活的濾鏡。
此話一出,彈幕紛紛是“熱愛生活?”的質(zhì)疑之聲。
還有在菜市場扮演“周末回家?guī)图依镔u菜的叛逆少年”的何洛洛,妝容精致、反戴棒球帽,為了顯得是“賣菜的”,也和張睿一樣披上了軍大衣。
網(wǎng)友感覺到被冒犯:軍大衣是什么底層開關(guān)器嗎?
不止是“經(jīng)濟狀況不佳但追求精致生活的微商女”、“四十歲大齡漆工”、“周末回家?guī)图依镔u菜的叛逆少年”,還有“學(xué)習(xí)化妝但尚未找到工作的畢業(yè)生”、“周末幫媽媽看店的兒子”......
網(wǎng)友逐漸意識到,普通人正在經(jīng)歷的真實的生活,在明星心里,可能被貼上了一個個這樣的標(biāo)簽:
“美甲有殘缺”、“只穿拼多多”、“軍大衣專業(yè)戶”、“塑料面包袋”、“快樂保溫杯”......
殊不知,以這樣一種傲慢不自知的心態(tài),去費勁兒地向觀眾演繹一個真正的普通人,這群明星的下場也就注定了——
妄圖打著了解普通人生活的名義去丑化普通人,最終反倒丑化了他們自己。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