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吧!大運河》深入揚州城市肌理:運河原點,生活之美 -
1月6日,由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策劃,揚州市組織協拍,優酷出品,優酷人文承制,茅臺1935獨家冠名的網絡視聽節目《閃耀吧!大運河》第三期播出。“走運團”從寧波三江口啟程一路北上,在這期節目中來到了揚州。作為大運河的原點城市,揚州與大運河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走運團”在揚州又會有哪些奇遇呢?一起深入揚州城市的肌理,在這座歷史名城感受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品味揚州慢生活的意趣。
瓜洲渡口:是歷史的也是現在的
《閃耀吧!大運河》運河之旅的第三站,“走運團”的4位老朋友——閻鶴祥 、馬家輝 、段志強 和張佳晶 ,乘坐汽渡船從古京口來到瓜洲渡,在揚州與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周逵 、歌手上官喜愛 會合。在這次的旅程中,作為土生土長的揚州人,周逵帶領大家深入探尋這座城市的生活和文化,上官喜愛則以更年輕的視角體驗、解讀揚州的多元魅力。這期節目設置了「揚州慢」和「古今韻」兩條線路,“走運團”在詩歌長廊通過選擇書法扇面自行組隊,兵分兩路體驗揚州的生活意趣,觸摸古城的歷史紋理。
“開邗溝,筑邗城”,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以邗溝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河流。自此,揚州幾度富庶繁華,2500多年的建城史,為揚州積淀了豐厚的文化遺存。「古今韻」嘉賓段志強、馬家輝和上官喜愛第一站來到了隋煬帝遺址公園,在志愿講解員小石頭的帶領下參觀隋煬帝陵博物館,體悟“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背后的故事。另一邊,「揚州慢」嘉賓閻鶴祥、張佳晶和周逵則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迎來了一項突如其來的講解考核。或滿懷歷史人文關懷,或圖文并茂,或幽默風趣,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解汴河剖面、筑壩工具和鎮水文化,向游客展現了大運河上流動的文化與寶貴的遺產。
漫步揚州城,“走運團”沉浸式體驗揚州慢生活,品美食、下澡堂、修面。關東街上,北京人閻鶴祥在揚州體驗到了當“祥子”的感受,用慢悠悠的三輪車載著張佳晶和周逵,去湯包館品咂揚州早茶;在紫羅蘭美發店里,揚州老師傅的修面手法讓段志強直呼“完美”;開運會上,一場刺激好玩的揚州話“四六級”難倒了5位嘉賓,“桀紂”“賈家馬家”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讓“走運團”成員們感嘆其中豐富的語言文化?
歷史上的揚州繁華以鹽盛,是隋煬帝魂牽夢縈的煙花江南,平山堂內送往迎來、對酒吟詩,熙春臺上帝王賀壽、雕梁畫棟。當運河的航運功能逐漸式微,揚州或許不再如過去那樣富甲一方,但小城的慢生活與別具一格的城市肌理成為這個地方獨具特色的存在。就如張佳晶在本期節目中所說,揚州留下了“一塊好布”,而在今天,乘著運河文旅的熱潮,揚州又將織就怎樣的新衣,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原點城市:運河包生活、生活包運河
水運千年,文脈悠長。揚州段運河與淮安段運河史稱“邗溝”,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被認定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大運河河段。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正是在揚州開挖了邗溝,成為“運河第一鍬”,而隋唐大運河一開始也是修到這里,揚州因此也被稱為中國大運河的“原點城市”。它是大運河聯合申遺的牽頭城市,也是文化遺存最豐富、活化利用最好的運河城市。可以說,揚州的整個城市空間因河而興,因河而建,揚州人的生活更是與大運河息息相關。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堪稱是揚州人愜意生活的寫照,吃過了湯包,閻鶴祥、張佳晶和周逵前往揚州老字號浴室,體驗泡澡和修腳文化。浴室老板對敲背、刮腳、泡澡的行話如數家珍,修腳原來是為了給船上的搬運工緩解疲勞而誕生的?唐代時的揚州相當于“外交部”?
除了泡澡、修腳這些面向老百姓的服務業,歷史上的“揚州師爺”等依附于傳統鹽商產業鏈的工種也見證著揚州服務業的興盛。而這樣消費主導型的經濟和運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大運河,揚州連接了整個長江流域,古時外地的貨物和本地的食鹽經揚州運銷到兩條水系的沿線地區。在本期節目解剖揚州經濟的過程中,“走運團”對大運河連接整個長江流域和江南、北方地區的功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走運團”登上畫舫,夜游揚州運河。河中古典舞、情景演繹接續不斷,仿佛盛唐時古運河的盛景重現,在水與火交織的舞美下帶來科技美與古典美的碰撞。自2014年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以來,揚州深挖運河文化內涵,精心探尋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亮點,原點城市迎來了它的新生。無論是游人如織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還是極富文化意蘊的畫舫夜游,如今揚州的發展、揚州人的生活仍然和運河息息相關。在開運會的最后,吃過美食、泡過澡堂、修過面、賞過景的“走運團”成員們都會用什么詞來形容揚州呢?
盡管歷經滄桑,揚州仍然留下了那份珍貴的“揚州慢”和“古今韻”,在新時代繼續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悠悠運河,千年文脈,大運河將繼續見證沿線城市的變遷與成長。來《閃耀吧!大運河》,一起探尋人水和諧共生的運河城市故事吧!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