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乏力,老片扛旗,中秋檔多部電影預售開啟! -
上周共上映9部影片,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周里,全國院線放映總場次達252.8萬場,周票房2.89億元,觀影人次約714.5萬人次。截至上周末,2024年累計票房已達336.95億元。
一周M指數觀察
M指數市場指數 TOP3
M指數口碑指數 TOP3
M指數傳播指數TOP3
一周M數據觀察
上周新片票房體量偏低,老片持續發力。《異形:奪命艦》在白天保持較小優勢,但《重生》憑借其更強的晚間走勢、類型的差異化實現超越,并達成日連冠,最終以20.74%的票房占比奪得上周冠軍。
與此同時,《姥姥的外孫》在老少皆宜的暑期市場獲得了口碑與票房成績的長尾效應,在上周口碑指數和傳播指數中均獲得第一,票房也逆襲至上周第三,于9月8日正式突破1億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國慶檔電影《只此青綠》憑借點映拿下上周傳播指數第二的成績。截至今日,影片224場點映共獲得126萬元的票房成績,超高的上座率顯示出其良好的市場前景。
下周即將迎來中秋檔,屆時將有18部影片進入市場,涵蓋了喜劇、懸疑、犯罪、劇情、動畫等多種類型。
通過M視頻平臺熱度值可以看到,《野孩子》于9月3日官宣定檔后,同步開啟預售,當日熱度達到峰值,“野孩子開預售”“野孩子路演”“王俊凱一個月上映兩部新片”等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并在社交媒體熱度指數中排名第三。
《出走的決心》在上周末9月7日開啟了點映,隨即“出走的決心首批觀眾人間清醒”就登上熱搜,并在視頻平臺傳播指數中排名第一,用戶傾向指數排名第三。
電影講述了50多歲的李紅(詠梅?飾)獨自開車“出逃”,突破婚姻與家庭的桎梏,追尋自己向往的生活的故事。因此,這部影片在想看用戶畫像中,女性占比高達87.1%,40歲以上的年齡占比最高,為27.2%。從影片的影評高頻詞中也不難發現,“為自己”“做自己”“活出自己”等成為不少觀眾推薦該片的理由。
當前影片預售的綜合排名的前三名分別為《野孩子》《出走的決心》《祝你幸福!》,三部影片均聚焦于現實題材,這反映出當下觀眾對于貼近生活、有深度的故事更為青睞。要想實現票房的穩步增長,觀眾的口碑、電影的質量依然是最有效有力的電影宣發途徑。
暑期檔M數據評析
本周我們邀請到了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馬若馳為我們評析一周大數據。從M指數中可以看到,本周電影市場新老影片正面交鋒,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例如歷史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老楊和他的南東塊》、運動題材影片《閃耀少年之空中接力》《9號傳奇》,還有文藝電影《萬物三生》等,通過差異化的內容定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
老片持續發力,長尾效應明顯
多部暑期檔影片在進入9月后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觀影熱度,其中排名前二的《重生》和《異形:奪命艦》都具有視覺奇觀,但《重生》在排片較《異形:奪命艦》少2.6%的情況下,拿下了上周的周票房冠軍,說明注重“與我有關”內容的深耕更能產生長尾效應。
新片類型多元,主打差異營銷
歷史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老楊和他的南東塊》、運動題材影片《閃耀少年之空中接力》《9號傳奇》,還有文藝電影《萬物三生》等,通過差異化的內容定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
下周即將迎來的中秋檔與往年相比,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影片數量激增
截至上周已有18部電影定檔中秋檔,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多部電影已經展開點映和預售,但具體情況各有不同:點映及預售總票房排名第一的是重新定檔的《野孩子》,點映僅6.8萬,預售1800多萬;排名第二的電影《出走的決心》依靠長線的點映來進行口碑發酵,獲得點映票房408萬元,占比接近90%。整體來看,口碑和內容質量仍將是決定影片最終票房表現的關鍵因素。
缺少大片入場
目前中秋檔暫時沒有商業大片入場,讓整個檔期的吸引力稍顯欠缺。檔期剛需的喜劇電影《一雪前恥》《大場面》等紛紛打出“喜劇+”的模式試圖吸引觀眾,但具體成績如何,還要等待市場的檢驗。
2024年中秋檔的電影市場預計將在影片數量激增和缺少大片入場的雙重影響下,出現排片競爭激烈、觀眾注意力分散等情況,進而影響整體票房表現。如果創作者能通過差異化營銷,探索跨界合作,比如,與音樂、游戲等產業聯動,增強話題性、互動性,提升討論度和關注度,則有可能收獲從“入場”到“控場”的意外之喜。
一周新片推薦
本周推薦的影片是:《野孩子》
導演:殷若昕
本片取材自“流浪兄弟”真實事件,聚焦“社會困境兒童”群體。電影講述了“小偷”哥哥馬亮(王俊凱 飾)和“孤兒”弟弟軒軒(關子勰?飾),在相似命運齒輪的轉動下,組成了一個小家庭。一段本無血緣關系的萍水相逢,卻能冠以“愛”之名,留下深入骨髓的情感羈絆。兩個被遺忘的少年,一段被救贖的漂泊,彼此溫暖、相互陪伴。
電影拋出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樣的地方才算是“家”呢?也同樣回答了這個問題:我選擇你,成為我的家人。我們在彼此身邊,就是一個小小的“家”。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