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演窮人別亂演!看看《棋士》里的王寶強,才知何為 “真窮人” -
在影視劇中,“窮人” 形象屢見不鮮,但真正能演得入木三分的卻寥寥無幾。不知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很多演員演繹的窮人,總感覺差了那么點意思,仿佛只是披了層 “窮” 的外衣。不禁要問,演好一個窮人,究竟難在哪里?為何多數(shù)演員難以觸及 “真窮人” 的靈魂?直到看到《棋士》里王寶強 的表現(xiàn),才讓人恍然大悟,原來這才是 “真窮人” 該有的模樣。
王寶強出身農(nóng)村,早年在少林寺習(xí)武,后來北漂當(dāng)群演,經(jīng)歷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歲月。他的成長軌跡,就是一部活生生的 “窮人奮斗史”。這種真實的生活體驗,為他塑造 “真窮人” 形象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棋士》中,王寶強飾演的角色是一位出身貧寒卻癡迷圍棋的少年。從他的扮相上看,沒有一絲一毫的修飾。頭發(fā)干枯毛糙,像是許久沒有打理,臉上帶著被生活磨礪出的黝黑與粗糙,衣服也是破舊且不合身,完全就是在底層摸爬滾打之人的真實寫照。與一些演員即便演窮人,妝容和服裝仍透著精致感截然不同,王寶強的形象讓人一眼就相信,這就是一個在貧窮中掙扎的孩子。
他的肢體語言更是將 “窮” 詮釋得淋漓盡致。走路時微微佝僂著背,步伐急促而沉重,那是長期從事體力勞動且生活壓力巨大留下的痕跡。在面對一些小利益時,眼神中流露出的渴望與小心翼翼,讓人揪心。比如有一場戲,他得到了一盤別人吃剩的飯菜,那眼神瞬間亮了起來,雙手捧起碗的動作充滿了珍惜,吃飯時狼吞虎咽卻又帶著一絲拘謹(jǐn),生怕被人搶走。這一系列的動作,沒有絲毫表演的痕跡,完全就是一個長期處于饑餓邊緣的窮人面對食物時的本能反應(yīng)。這種真實感,是那些沒有生活經(jīng)歷,僅靠想象去表演的演員所無法企及的。
在神態(tài)方面,王寶強更是一絕。他在劇中多數(shù)時候眼神是黯淡的,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這是長期被貧窮壓抑的結(jié)果。但在談及圍棋時,眼神中又會閃爍出一絲光芒,那是他在黑暗生活中唯一的希望。這種對細(xì)微情感變化的精準(zhǔn)把握,讓角色立體起來。不像有些演員演窮人,眼神空洞,只是表面上做出愁苦的樣子,卻沒有真正展現(xiàn)出窮人內(nèi)心復(fù)雜的情感世界。
相比之下,不少號稱演技精湛的演員在演繹窮人時卻頻頻翻車。他們或是將窮人的生活簡單地歸結(jié)為穿著破舊衣服,故作邋遢;或是在面對困境時,表現(xiàn)出的不是窮人的堅韌與無奈,而是一種不符合身份的矯情。他們?nèi)狈ΩF人生活的深入理解,沒有體會過那種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滋味,自然無法演出 “真窮人” 的神韻。
王寶強在《棋士》中的表現(xiàn),為演員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演好窮人,不僅僅是外在形象的塑造,更是對內(nèi)心世界的深度挖掘,需要有對生活的真切感悟和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 “真窮人” 形象,而不是一個浮于表面、空洞虛假的演繹。不知道大家在看影視劇時,還見過哪些讓你覺得特別真實的 “窮人” 形象呢?歡迎一起討論。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