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硅膠臉”混進年代劇,撞上老戲骨被打回原形,劉琳田雨都難救 -
為什么各種古裝劇,年代劇里看到整容臉會出戲?
那個年代壓根沒整容這回事,一張蘋果肌又鼓又圓的臉出現在里面就會顯得怪異。
如果一群整容臉還好說些,畢竟都看著差不多,但撞上一群自然臉就尷尬了。
就像正在熱播中的年代大劇《迎風的青春》在央視這么重要電視臺播出,人們會格外關注每個演員動態。
光海報漂亮,日常硬圖好看是不行的,演戲時能拿得出手才是關鍵。
劇里時間定位是1997年,這個時間屬于百花齊放時代,新老思想在家庭環境里碰撞出新火花。
兩位年輕主演我們不做過多評價,主要看點反而是老年組田雨 ,劉琳 ,曾黎 等人身上。
尤其是曾黎一直都被稱為“中戲第一美女”,相較演技人們更喜歡看大美人會帶來哪些精致畫面和時尚穿搭。
播出前,人們就預想過曾黎穿那個時代的摩登裝扮一定特別好看,能展示出熟女特殊韻味。
曾黎劇里聽說兒子
可她卻一直瞪眼睛,張著大大嘴巴來表示自己著急情緒,完全是古偶和現偶懸浮式演法,說是震驚還差不多。
這些年,曾黎演戲數量漸漸大于質量,讓人們滿懷期待打開,卻收獲滿滿失望。
到了需要曾黎哭的時候,能看出來她已經調動了所有情緒,想哭出那種“母愛”效果,情緒到位了。
偏偏這個時候臉出了問題,哭的時候嘴巴張開就會調動蘋果肌,可曾黎臉上蘋果肌就像兩個圓圓氣球不動彈。
從這里就能看出,微調醫美照樣能對人們面部肌肉產生影響,除非擁有“整容式演技”,否則想調動情緒時肌肉就會不聽使喚。
看過曾黎演技,再去看田雨和劉琳就能明顯發現區別。
劉琳面對采訪時就特別自然,臉上有被挑中接受采訪的興奮感,又因沒被采訪經驗顯得有些拘謹。
面對鏡頭時笑容明顯不如家里時自然,說話時微表情跟普通人接受采訪時一樣,有著想表現又害怕出錯的感覺。
走出鏡頭外,又立馬是一種胸有成竹感,這種細微表演都需要調動面部各個神經來配合,稍不注意就會顯得僵。
跟劉琳搭配演出的田雨同樣演技自然,不管是面對劉琳時愛心呵護,還是感動時落淚都很自然。
如果沒有這些老戲骨,只有曾黎和一些年輕演員不會有這么大差別。
可惜曾黎這次簡直撞進了老戲骨堆里,跟賈冰 這個演技自然又搞笑的人演對手戲。
幾重對比之下,曾黎的美貌濾鏡,演技濾鏡都要碎掉被打回原形。
這部劇本身收視很高,又走得是輕喜劇風格,就算年代劇也沒有特別限制大家演技發揮,已經給足了自由框架。
能否靠著《迎風的青春》再火上一把就靠大家努力了。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