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這十部大劇,有你期待的嗎? -
總的來說,近兩年的國產長劇集市場豐富多元,既有《太平年》《長安的荔枝》《藏海傳》《大漢賦》等立足古代歷史、演繹時代新聲的古裝劇,也不乏《北上》《生萬物》《以法之名》《兵自風中來》等深入現實肌理、體察人民生活的現代劇。
除了大量原著大IP改編以外,也不乏作品為純原創劇本,只是出于種種原因,上述劇集播出之日未定,因此僅從題材、演員陣容及類型等方面略作評述,期待它們能在2025年與觀眾見面。
作者 | 登徒子
編輯|小白
開年看大劇,花樣多更多。
2025年春節檔,電影屬實是扎扎實實火了一把。接下來這把火,會不會燒到劇集市場?
畢竟按往年經驗,每年都起碼有一部爆款劇出圈,如《狂飆》《繁花》《漫長的季節》《我的阿勒泰》等。
2025年,會有哪些爆款劇橫空出世?
上一次《四味毒叔》綜合題材創新性、主創影響力和市場期待值等因素,給各位觀眾整理推薦了“2025年十大最受期待華語電影”片單。
本期,我們將繼續就長劇市場的走勢和情況,推出“2025年十大最受期待華語長劇集”劇單,以供各位觀眾觀賞品鑒。
(本文所提及的劇集播出時間待定,最終以官方發布信息為準。)
01
《北上》
北上追夢人,運河是家鄉
姚曉峰執導,趙冬苓任編劇,原著作者徐則臣,原著《北上》更是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白鹿、歐豪、翟子路、胡軍、李乃文、岳旸、齊歡、劉威葳、王學圻、薩日娜……這陣容著實不小。
現代劇《北上》描寫了千禧年(2000年)后,隨著時代發展,京滬高速全面貫通對運河沿岸傳統船運的沖擊,以及2010年代互聯網經濟中運河子弟終于把目光投向遠方,踏上“北上”的征途。
從古老船運到現代物流,從運河人家到電商達人,一群少年從相知到相伴,聚散離合都是為了堅守民族文化。對于經歷過新世紀國家經濟飛速發展及生活方式重大變化的觀眾來說,《北上》的故事既是反映時代變化的縮影,也是講述中國人拼搏精神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曾入選中宣部2023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影視產業發展項目;國家廣電總局重點電視劇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四五重點推進項目;江蘇省重大題材文藝創作資助項目;江蘇省廣播電視局精品扶持項目。
搓手期待一下。
02
《八千里路云和月》
長路漫漫何其苦,守得云開見月明
這是一部關于“信仰”的故事,更是一部講述“勇氣”的故事。
抗戰時期抗日將領與廚子之間在民族家國危難之時,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捍衛國家和榮譽。在一個未知的時代中,前線將士與后方民眾都義無反顧共赴國難,最終守得云開見月明。
因此“八千里路云和月”正是表達了這樣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
如何拍好抗戰題材,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突出那個歷史時期內國家與個人面臨的險惡與困難,才能讓最終的勝利更顯偉大。相信由王陽、萬茜、黃澄澄、于和偉等一批優秀的演員出演的這部“撥開云霧見明月”的抗戰劇不會讓觀眾失望。
03
《兵自風中來》
兵王之戰,一擊必中
歐豪、黃景瑜兩大“兵王”合體,首次合作銀幕戰友兄弟情。
《兵自風中來》講述的是396旅旅長許凌軍接受了陸軍轉型任務,作為曾經經歷過的事情許凌軍始終有一道心結,沒想到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在了自己帶的兵身上,面對同樣的困境許凌軍果斷做出決策,帶領大家完成軍事演習,最終屢屢獲勝,成功完成轉型任務的故事。
在內娛普遍盛行“小奶狗”審美的當下,兩位硬漢“小狼狗”以極強的陽光霸氣荷爾蒙氣場殺出重圍。這部反映中國現代軍事題材的軍旅作品本身就足夠亮眼。
《兵自風中來》,戰友情濃烈爆表,陽剛溢出熒屏!
另外不得不說,攤開這部榜單發現,有三部劇都是歐豪主演,作為國內優秀的青年演員,今年似乎他開始發力了。
03
《長安的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從劇情簡介上看,劇版的《長安的荔枝》應該還是走還原原著路線,講述了大唐年間,籍籍無名的長安小吏李善德被人設計,無奈中接下送荔枝的高難度差事,從嶺南到長安跨越千里,在極限時間和匱乏條件下完成任務的故事。
唐朝背景、臨危受命、限時任務、小人物視角、打怪升級、驚險刺激。與曹盾導演2019年執導的前作《長安十二時辰》風格近似,還是畢竟有把握。
有馬伯庸的原著IP打底,只要沒有亂改魔改,品質應該還是說得過去的。剩下的就看演員們的表現了。
雷佳音 、岳云鵬聯袂主演,因出演電影《封神》頗受關注的女演員那爾那茜亦飾演主要角色,持續期待中。
04
《大漢賦·武帝篇》&《大唐賦·破陣樂》
盛世藏歌,尋夢歷史
縱觀總臺片單,《大漢賦·武帝篇》&《大唐賦·破陣樂》可謂難兄難弟,常年被提及,卻許久未見播出。
近些年,正統歷史劇頗為難產,對編劇的歷史文化水平和嚴肅文學創作能力都提出了頗高的要求。
而當前的流量明星中,能挑梁正劇的可謂少之又少。兩部歷史劇的主演陣容持久未見官宣,可見難度之高。
《大漢賦·武帝篇》以宏大敘事與春秋筆法相結合,以人民視角映照歷史變遷,全面展現大漢四百年最鼎盛時代的大國風采。該劇由《大秦帝國》總制片人焦陽操盤,王偉執導。《大唐賦·破陣樂》則將講述曠世君主李世民等披荊斬棘開創偉業的故事,展現震古爍今、影響深遠的大唐王朝。該劇由黃劍東編劇,呂行執導。
匠心原創,鑄就經典,盡管目前官方發布的物料有限,但也期待兩部劇早日播出,為國內歷史劇創作增添新動能。
05
《人之初》
撲朔車禍現白骨,塵封冤情得昭雪
繼愛奇藝迷霧劇場之后,騰訊X劇場也開始在懸疑劇上發力。
《人之初》講述了一起撞車事件暴露出一具埋藏多年的尸骨,將孤兒高風與富家女吳菲菲緊緊纏繞在一起。為破解身世之謎 ,他們攜手合作配合警方共同挖清這座城市的陳年黑暗的故事。
導演李路,手握《人民的名義》《人世間》《巡回檢察組》等重要代表作,編劇陳宇,更是張藝謀御用金牌編劇,《狙擊手》《滿江紅》《堅如磐石》均出自他手。
張若昀、馬思純、王景春也都是觀眾的熟臉,就看他們如何表現了。
06
《生萬物》
小女戀故土,心中萬物生
愛奇藝大家劇場新作,改編自趙德發創作的“農民三部曲”之一《繾綣與決絕》,可以說是從文學到劇集的又一典范之作。
《生萬物》講述了富家女遭遇土匪綁架,被家人拋棄,憤而“下嫁”莊稼漢后自身對農民及土地的理解,更在隨后的時光中受到革命思想啟發,通過自身學識幫助農民及婦女擺脫封建思想桎梏,于二十年間和當地農民一起除匪患、抗日、擁軍的傳奇故事。
作為一個在傳統農業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家,中國人千百年來都在與“土地”為伴。土地之于農民有著特殊的意義,生活在土地之上的農民也見證了歷史的流傳。僅從這一點來看,《生萬物》就頗為讓人期待。
楊冪、歐豪、倪大紅、秦海璐、林永健演得怎么樣?看看劇就知道。
07
《太平年》
開疆拓土非我愿,百姓只要太平年
作為中宣部2024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支持項目、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浙江省文藝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太平年》的故事于當下而言尤為特別。
該劇講述了吳越國主錢弘俶“納土歸宋”的故事,這段歷史至今依然被浙江人感念的重要原因在于錢氏身為一方“國主”,于太平興國三年向北宋太祖趙匡胤“納土”,避免了一方百姓免受刀兵之禍,更讓吳越文化得以在此后數百年內得以延續發展。中國歷史也從五代亂世自此進入了統一的時期。
更為重要的是,該劇以少年帝王成長視角切入,全景式展現五代亂世由分至合的過程,細述紛繁復雜的權力較量與人性掙扎。
白宇、周雨彤、朱亞文、俞灝明、董勇、倪大紅等主演。精彩待播!
09
《以法之名》
正義先鋒,以雷霆擊碎黑暗
刑偵反腐劇開始朝監察系統開掘。“燈下黑”具體是什么樣?掃除“燈下黑”有哪些阻礙和困難?對于司法公平有什么重要的啟示意義?
好一個檢察院版的《人民的名義》。《第十二條》后,張譯再演檢察官。
《以法之名》講述了海東省檢察機關在省委政法委、省檢察院領導下,高質效偵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維護公平正義、護航社會發展的故事。
除張譯外,李光潔、蔣欣等亦是該劇主演,楊爍、丁勇岱、任重、王勁松、郝平、白冰等或特別出演,或友情主演,陣容同樣強大。
但至于能否超越《人民的名義》,在此留個懸念和伏筆,待開播后一探究竟。
10
《藏海傳》
稚奴報仇,十年不晚
繼《甄嬛傳》之后,鄭曉龍導演可謂精品頻出,近些年更是新作不斷。
《藏海傳》講述了親歷滿門覆滅之禍的大雍國欽天監監正之子,在十年后化名“藏海”重返京城,憑借多年學習的營造技藝和縱橫之術,智博奸佞,揭破陰謀,攜手摯愛朋友守衛國家的故事。
在項目初期,主創團隊就形成了一個共識:《藏海傳》是一個獨立的原創故事,力求打造一個不一樣的系列,圍繞男主角藏海的個人成長拉開序幕。
這些年,非網文IP改編的古裝劇少之又少,原創劇本創作難度極大、風險極高,屬于可看可珍惜的類型。
深諳宮廷戲的鄭導此次能帶給觀眾哪些驚喜?肖戰能否再次扛起收視率?
此外,張婧儀、周奇、黃覺、余男、喬振宇、沙寶亮等也紛紛加盟該劇,他們又會有什么亮眼的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 · —
總的來說,近兩年的國產長劇集市場豐富多元,既有《太平年》《長安的荔枝》《藏海傳》《大漢賦·武帝篇》等立足古代歷史、演繹時代新聲的古裝劇,也不乏《北上》《生萬物》《以法之名》《兵自風中來》等深入現實肌理、體察人民生活的現代劇。
除了大量原著大IP改編以外,也不乏作品為純原創劇本,只是出于種種原因,上述劇集播出之日未定,因此僅從題材、演員陣容及類型等方面略作評述,期待它們能在2025年與觀眾見面。
同時,面對短視頻、微短劇的沖擊,劇集業內也在不斷調整,據傳2025年新出品的劇集時長普遍將壓縮,降本增效,是否真的能保住品質?
2025年的長劇集片單,你有哪些期待的呢?評論區聊一聊。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